-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面向外膜片(inside-out patch) 在细胞吸附模式高阻封接形成后,将微管电极提起,使吸附的膜片从胞体上被切割下来,就得到“内面向外”膜片。此种模式,可直接且自由地经浴液介导而调控细胞内液的条件,并可在和细胞活动无关的形式下观察到单一离子通道的活动。但是,由于胞质渗漏,可能丢失某种通道调控因子,离子通道活动出现run-down (或run-up)现象。 全细胞记录式(Whole-cell recording) 在细胞吸附模式下继续以负压抽吸使电极管内细胞膜破裂,电极胞内液与胞内液直接相通,而与浴槽液绝缘,这种形式记录膜片以外部位的全细胞膜的离子电流。它既可记录膜电位又可记录膜电流。其中膜电位可在电流钳情况下记录,或将玻管连到标准高阻微电极放大器上记录。 外面向外膜片(outside-out patch) 在全细胞模式上将微管电极向上提起,可得到切割分离的膜片,断端游离部分自行融合成脂质双层,此时高阻封接仍然存在。而膜外侧面接触浴槽液。用这种模式,可自由改变细胞外液的情况下,记录单一离子通道的电流活动。 开放细胞吸附膜内面向外模式(open cell-attached inside-out mode) 将细胞吸附式的膜片以外的某部位的胞膜进行机械地破坏,经破坏孔调控细胞内液,并在细胞吸附状态下进行内面向外的单一离子通道记录。这种方法的细胞体积越大,破坏部位离被吸附膜片越远或破坏孔越小,都可导致细胞因子外流变慢。 * 1991 Nobel基金会的颁奖评语: 膜片钳技术点燃了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的革命之火,为细胞生理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它和基因克隆技术并驾齐驱,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2、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 3、离子通道药理学 1、细胞电生理学 OUTLINE 细胞电生理学 Electrophysiology 细胞生理学:揭示细胞的生理过程,用电生理方法记录生物电活动 测量 离子、离子通道 细胞兴奋 生物电信号 细胞生理学 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和离子学说建立(Hodgkin,et al . 1946年 ) 磷脂双层的 屏蔽作用 Na-K 泵 [K+]o [K+]i [Na+]o [Na+]i 离子的跨膜分布 离子通道 (ion channels)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整合蛋白,对某些离子(K+、Na+、Ca2+等)能选择通透,其功能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基础。 特性:通透性(permeation) 选择性(selectivity) 门控性(gating) 研究技术: 膜片钳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 配体门控通道 阳离子通道:乙酰胆碱、谷氨酸、五羟色胺受体 阴离子通道: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受体 通道蛋白——离子通道 乙酰胆碱受体 电压门控通道:钾、钠、钙离子通道 通道蛋白——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 环核苷酸门控通道 气味分子与G蛋白偶联型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开启cAMP门控阳离子通道(cAMP-gated cation channel),引起钠离子内流,膜去极化,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形成嗅觉或味觉。 机械门控通道 一类是牵拉活化或失活的离子通道,另一类是剪切力敏感的离子通道,前者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膜,研究较多的有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以及内耳中的毛细胞等,后者仅发现于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 水通道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Pete Agre、 Roderick MacKinnon 通道蛋白——离子通道 2、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 3、离子通道药理学 1、细胞电生理学 OUTLINE 电生理学研究简史: 二千年前,观察到电鳐鱼放电现象。 1825年,Nobili发明了电流计,用其证实了肌肉有电流存在。 1912年,Bridge 确定了AP的“全或无”现象。同年,Oxford提出了突触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生理学研究,获1932年Nobel奖。 1937年,Hodgkin和Huxley在枪乌贼巨大神经轴突细胞内实现细胞内电记录,获1963年Nobel奖。 1946年,凌宁和Gerard创造拉制出尖端直径小于1μm的玻璃微电极,并记录了骨骼肌的电活动。玻璃微电极的应用使的电生理研究进行了革命性的变化。 Voltage clamp(电压钳技术)由Cole和Marmont 发明,并很快由Hodgkin和Huxley完善,真正开始了定量研究,建立了H-H模型(膜离子学说),是近代兴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商场消防安全责任书范本》.docx VIP
- GBT 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pdf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化工学院《化工设计》第五章作业第五章思考题(1).docx VIP
- 酒店食品安全培训.pptx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 VIP
- 孙建忠《电机与拖动》第7章 电力拖动基础.ppt VIP
- 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_1.pptx
-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建设标准081105.doc VIP
- 初中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名师教学PPT课件(2).ppt VIP
- 内科护理学强化多选题2.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