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园间套作豆类粮食作物增粮增效关键技术
一、技术名称
果园间套作豆类粮食作物增粮增效关键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目前我省果树种植面积超过1200万亩,主要包括柑橘、梨、桃、苹果、猕猴桃等种类,约有40%的果园特别是幼果园的行间较宽,完全可以间套作大豆、绿豆等豆类粮食作物,果园间套作豆类粮食作物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是2021年全省仅约10%的果园推广间套作豆类,可以发掘利用的潜力较大。除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外,推广应用果园间套作豆类模式正成为落实国家和省上大豆扩种任务的一个重要措施。
近年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豆类杂粮创新团队相关单位,因地制宜研究形成了果园间套作豆类增粮增效技术。该技术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园地空间、土壤地力和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在稳定发展“川果”产业的同时增加豆类粮食产量,缓解粮经作物争地矛盾,科学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提升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豆类作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和理化性质;同时豆类作物生长封行后,还可以有效阻止杂草生长,节约除草成本。因此,推广果园间套作豆类增粮增效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近3年来,该技术已经在南充市、眉山市、内江市、宜宾市、自贡市等地50多个水果主产县(区)累计示范推广300余万亩次。主要果树包括柑橘、梨、桃、苹果、猕猴桃等,主要豆类粮食作物为大豆、绿豆。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为豆类粮食增产、果园地力提升、果品品质提高和水果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民日报、新浪网、四川日报等媒体纷纷对该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例如,2021年贡井区柑橘园间作大豆示范1000余亩,示范片亩产大豆超过150公斤。2022年西充县柑橘园间作绿豆示范800余亩,在不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每亩柑橘园增收绿豆60-80公斤,减少施用化肥8-10公斤,减少除草3-4次,每亩节本增效600-800元。
图1 2021年贡井区柑橘园间作大豆示范
图2 2022年西充县柑橘园间作绿豆示范
(三)提质增效情况
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提高了复种指数,在保证水果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增加豆类粮食产量;并通过豆类作物生物固氮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达到了以豆促果、以短养长、以园养园、用养结合的效果。其中,每亩果园可增收大豆/绿豆60~80公斤,每亩节本增效600~800元;果品维生素C含量提高1.7~2.3%,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4~18.1%;减少施用化肥8~10公斤,减少除草3~4次,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5.8~17.3%,碱解氮含量提高11.2~16.2%,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1~5.1%。
(四)技术获奖情况
部分核心技术:研制的《菜用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B51T2607-2019),于2019年发布为四川省地方标准;《柑橘园间作豆类栽培技术规程》已列入2022年度四川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一种绿豆一年多熟高效高产种植方法》等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部分核心品种:大豆品种川鲜豆1号、川鲜豆2号、川鲜豆3号、川豆155均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绿豆品种川渝绿1号、川渝绿2号和川渝绿3号均通过2021年四川省品种认定。
三、技术要点
1. 果园选择。选择尚未封行且行间树冠距达1.0 m以上并具有较好透光的果园。
2. 豆类品种选配。大豆宜选择耐荫蔽、耐密、抗倒伏和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春播鲜食型品种可选择川鲜豆1号、川豆155、贡鲜豆4号等,春播粒用型品种可选择南豆23、川豆155、齐黄34等,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播种;夏播品种可选择南豆12、南夏豆25、贡秋豆5号等,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绿豆宜选择直立型、耐荫蔽、抗倒伏、成熟不裂荚的川渝绿1号、川渝绿2号、川渝绿3号等品种,绿豆可春播、也可夏播,可在3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
3. 整地与底肥。播种前5~7天用小型或微型旋耕机在果树行间旋耕整地1~2遍,结合旋耕整地在每667㎡豆类种植带撒施氮磷钾(15-15-15)复合肥25~30 kg、腐熟农家肥2~3 m3(或商品有机肥200~300 kg)均匀混入土中。
4. 种植规格。在果园宽行内顺行方向播种大豆或绿豆,大豆、绿豆在果树行内的种植行数,因果树行距、树龄和树冠大小而进行合理配置,应确保豆类种植带边行与果树树冠垂直投影的距离达到50~60 cm。间作春大豆行距30~40 cm、穴距25~30 cm,夏大豆行距40~45 cm、穴距30~40 cm,每穴播种4~5 粒,出苗后定苗2~3 株;间作绿豆穴播行距35~40 cm、穴距25~30 cm,每穴播种4~5 粒,出苗后定苗2~3 株。
5. 合理施肥。间作大豆在分枝期至初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