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项目如何转化为优势PPP投资项目.docx

BT项目如何转化为优势PPP投资项目.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9108035856(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怎样把BT项目优化为PPP项目?(强文再发!) BT(建设—移交)模式与PPP模式的核心区别有以下三项: 一、社会资本在项目中的身份不一样。BT模式下,社会方是以施工者或建设者的身份参与项目,PPP模式下社会资本是以股东的身份参与项目,因而对项目的关注点、责任不一样 二、社会资本介入的程度不一样。BT模式下,建设方一般不介入项目的前期发起和规划,以及建成后的运营维护,而PPP模式下,投资者可发起项目,提出项目的规划,独立或参与项目的设计,在项目建成后,还要运营维护项目,持续提供公共服务 三、政府购买的对象或目的不一样。BT购买的是资产或工程,PPP购买的是服务或效果。 PPP的购买分三个维度: ------可用性购买:强调的是服务和质量 ------使用量购买:强调的是使用者从服务中获益的多少 ------绩效购买:强调的是服务的标准、服务的考核、对服务的评价以及奖惩 二者具体细化的区别还有: 1、BT的建设方可以是政府的平台或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PPP的服务提供方必须有社会资本 2、BT无需经过'物有所值'评估,PPP必须经过物有所值评估 3、BT模式下无需经过“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PPP下必须按财政部指引进行规范的“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并公示社会 4、BT的合同一般是一个代建合同,而PPP的协议,是一个综合性的合同,或者是一系列合同的组合。包含工程的标准、验收、效果、考核、公示等等 5、BT模式下,建设者主要关心工程的完工,PPP模式下,社会资本要考虑完工后的效果。PPP模式体现以使用和效果为导向,以避免公共项目“重建设、轻运营”、以及项目公司的短期行为 6、PPP模式对政府有制衡,BT模式对政府约束少。 7、BT模式的期限短,PPP模式的期限较长 根据以上区别,BT项目转化为PPP应该有以下内容: 1、社会资本应该拿出资本金独立出资或与政府共同出资,成立一家PPP项目公司 2、社会资本与政府的合作应该有运营服务的内容 3、政府对PPP项目的付费应该基于项目提供的可用性、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效果。PPP协议中应该明确付费之前进行考核、评价的标准、程序和内容 4、在PPP方案确定之前,应该进行'物有所值'评估,以证明采取PPP模式比政府自己干'划得来':或者能够节约公共资金,或者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有国家相关绩效考核标准,应该确保项目能够达到相关绩效标准 5、在PPP协议签署之前,应该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通过论证,方可签署协议 6、协议应该按照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PPP《通用合同》、《合同指南》草拟和签署 7、社会资本应该具有专业经验,并在项目发起或设计阶段就参与项目,且具备运营维护项目的相关资质 8、在项目的发起、社会资本的选择、项目的绩效考核、付费的时间数量等节点都应该做到公开公平,保证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9、PPP合作的期限应在7年以上,不应低于5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8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谭**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