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的节地设计策略探讨.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园区的节地设计策略探讨 自城镇化加速以来,我国城市工业用地的规模飞速增长,迅猛的城市扩张背后常常是粗放建设模式,造成一些地区土地浪费、生产效能低下、环境污染、人口流失等现象。这其中有土地管理水平和节地理念普及不足的问题,也有工业园区规划和设计水平不高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对工业节地设计的逐步重视,各地政府机构更加重视挖掘工业用地的潜力。同时,随着产业升级带来高科技产业的革新和发展,工业园区也从传统的“工厂聚集地”形态模式逐步向功能丰富多元、空间舒适、配套完善的“多功能复合体”形态转变,发展为今日城市新区多见的新兴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要求设计工作者对工业园区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1 工业园区 本文所研究的“工业园区”泛指当下大量建设在城市新区的工业园、科技园、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的发展通常超越“产业”范畴本身,还促使休闲娱乐设施、绿地及生活区域的形成。园区内有公用的研发、办公、娱乐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为产业类型匹配的中小型工业厂房。园区内同时进驻多家具有一定的生产关联性的企业,共享园区内的空间、设施、资源甚至技术条件。“节地”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节约用地,也包括高效、灵活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可共享、可灵活利用的空间,创造生态环保的生产环境等。 虽然各类工业园区由于产业定位的不同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上的侧重点不同,建筑特点也千差万别,但在节地问题上应有很多共通之处,本文希望从设计方法的角度探讨工业园区在节地问题上的设计策略。 2 工业园区总图设计节地策略 工业园区内的产业类型决定了其研发、生产工作受地理环境、交通物流、空间尺度及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影响较传统工业要小很多,反而其基础功能设施的共享机制更为重要[1]。所以,总图设计对工业园区节地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 2.1 功能结构的空间布局 工业园区的功能结构直接规定了其空间组织方式。工业化社会的工业园以生产为核心,其他均作为附属功能存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科技园、产业园的用地更加多样,功能结构一般包括科研区、生产区、物流区和生活配套区。 科研区一般处于工业园区中比较安静且稳定的核心区域,良好的研发环境利于企业行为的正常运转,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动力所在,尤其高科技园区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有较高要求,需要高质量的绿化景观和宜人的公共交流空间。在总图布局时可以尽量采用向心式、围合式以及轴线式的布局形式,使研发建筑楼群形成空间个性鲜明的建筑组团[2]。 生活配套区在空间上需要和科研区紧密联系,保证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的高效和便利。在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科技园,生活配套区不仅需提供居住、餐饮等基本功能,还常常包括共享交流、金融服务、娱乐休闲等一系列服务设施[3]。从土地经济性和功能性角度考虑,总图规划时这类非生产功能应尽量统筹考虑,以综合体的形式布局在园区交通最为便利的区域,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状态,同时可以和园区内的集中景观绿地及地下空间结合设计,利用下沉广场、采光庭院等空间,不仅优化了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同时极大地节约了地上空间。 生产区和物流区通常是工业园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域,也是各个企业各自独用的部分,合理配置生产、物流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是工业园区节地设计的最重要的一环。传统厂区服务于大型工业,建筑面积配置受制于生产设备和工艺,但新兴产业园多服务于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空间尺度受产品和生产设备影响小,反而更应从建筑设计角度寻求最优的节地节能设计模式。工业厂房的防火单元面积根据生产类型、建筑高度的不同分级规定,以丙类工业厂房为例,多层厂房模块占地面积多以2000至4000平方米单元最佳,高层厂房模块则以2000至3000平方米单元为优,规划时需根据具体的产业类型定位合理配置,否则造成因消防设计导致的面积浪费是不必要的[4]。 2.2 建筑间距与道路结构的组织 工业园区通常以多层建筑为主,防火间距是建筑间距的决定性因素。园区内工业厂房的建筑间距一般在10-18米之间,另外在有污染的项目中还需考虑卫生间距和通风间距。生活区如配备公寓、员工宿舍时还要充分考虑居住类建筑的日照间距,可采取尽量将居住建筑设置在用地范围的东南角或西南角的方式减少日照间距的不利影响。除了在规范层面控制建筑间距,在规划布局时仍需通过设计手法提高用地效率。例如研发建筑单体的空间灵活度较大,平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总图规划布局的需要调整。 道路结构在工业园区规划中对用地效率影响很大。工业园区的生产性质决定了建筑需要有良好的车辆可达性,加之物流通道需要更大的道路宽度和转弯回车空间,生产物流区域的道路往往占用较大比例的土地面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可以达到厂区面积的40%。工业园区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园的总图规划中,可适当优化物流运输方式,通过合并可共用的装卸场地、整合物流通道、精简道路结构

文档评论(0)

万象研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