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早在1871年美国外科医师JosepohJones称本病为“医院内坏疽”。1909年Fedden描述该病,称之为“急性感染性坏疽”;以后Mccafferty等称本病为“化脓性筋膜炎”;1924年,Meleney命名本病为“溶血性链球菌坏疽”;1952年Wilson建议将皮下组织浅、深静脉的进行性坏疽统称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与链球菌坏死不同,本病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本病感染只损害皮下组织和筋膜,不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组织是其重要特征。 一、症状体征 不同的病原菌感染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急性坏死过程或慢性顽固性潜在性病变。且多见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病患者。 1.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严重性急性化脓性疾病,有人认为是一种坏疽性丹毒。特点为暴发性病程,很快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及大疱或血疱,有灼热感,部分融合成片,水疱易破,破后剥离坏死的表皮,露出鲜红的糜烂面,部分坏死较深的形成坏疽及溃疡。多见于四肢。多伴有高热、衰竭等全身症状,治疗不及时可因败血症或休克而死。 2.梭状芽胞杆菌或非梭状芽胞杆菌厌氧性蜂窝织炎多发于污秽伤口部位,特别是肛周、腹壁、臀部及下肢等易污染的部位。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红、肿、痛等症状,很快发展为中心呈黑色的斑块,黑色区逐渐变成坏疽,并出现发热、寒战。分泌物黑色并有恶臭,常含有脂肪小滴。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者皮损四周有明显的捻发音等气性坏疽表现,混合性厌氧菌群感染者则无。 3.Fornier坏疽是发生于男性阴茎、阴囊、会阴及腹壁的严重坏疽。可能为肠内杆菌、革兰阳性菌或厌氧菌感染所致。多见于糖尿病、局部外伤、嵌顿包茎、尿道瘘或生殖器部位手术后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突发红肿,并很多发展成中心暗红色斑块、溃疡,溃疡边缘为潜行性,表面有浆液性渗出,压痛剧烈,常有发热。 二、用药治疗 1.坏死性筋膜炎发展很快,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广泛切开引流。有文献报道,切开引流的早晚与病死率有直接关系。坏死性筋膜炎是沿筋膜蔓延,有时筋膜已发生坏死,而皮肤却表现正常,因而切开清创不应以受累皮肤为边缘,而应切开至正常筋膜为准。如受累面积过大,则需做多切口切排。并用双氧水反复冲洗切口,以消灭厌氧菌生长环境。 2.尽早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生素,首先给予大剂量青霉素注射或头孢类抗生素。 3.全身症状较重者可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4.加强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 三、饮食保健 多食蔬菜等膳食纤维类食物,以预防便秘。少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尤其是麻辣烫类。 四、预防护理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的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皮肤损伤。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应注意加强全身营养,预防外伤的发生。皮肤创伤时要及时清除污染物,消毒创口;并发全身不适时,要积极求助医生。 五、病理病因 坏死性筋膜炎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发展,证实厌氧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坏死性筋膜炎常是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作用的结果。 坏死性筋膜炎常伴有全身和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损害,如继发于擦伤、挫伤、昆虫叮咬等皮肤轻度损伤后,空腔脏器手术后,肛周脓肿引流、拔牙、腹腔镜操作后,甚至是注射后(多在注射毒品后)均可发生。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好发本病。部分坏死性筋膜炎病人合并有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肥胖、营养不良、肾病、休克、转移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六、疾病诊断 1.丹毒局部为片状红斑,无水肿,边界清楚,且常有淋巴结、淋巴管炎。有发热,但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不具有坏死性筋膜炎的特征性表现。 2.链球菌坏死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以皮肤坏死为主,不累及筋膜。早期局部皮肤红肿,继而变成暗红,出现水疱,内含血性浆液和细菌。皮肤坏死后呈干结、类似烧伤的焦痂。 3.细菌协同性坏死主要是皮肤坏死,很少累及筋膜。致病菌有非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专性厌氧菌、变形杆菌和肠杆菌等。病人全身中毒症状轻微,但伤口疼痛剧烈,炎症区中央呈紫红色硬结,周围潮红,中央区坏死后形成溃疡,皮缘潜行,周围有散在的小溃疡。 4.梭菌性肌坏死是专性厌氧菌的感染,常发生在战伤、创伤、伤口污染的条件下。早期局部皮肤光亮、紧张、有捻发音,病变可累及肌肉深部。分泌物涂片可检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肌肉污秽坏死,可有肌红蛋白尿出现,X线片可发现肌间有游离气体。 5.非产气荚膜梭菌性肌坏死此病由厌氧性链球菌或多种厌氧菌引起,较为罕见。诱因与气性坏疽相似,但病情较轻,伤口内有浆液性脓液,炎症组织中有局限性气体。 七、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1)红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