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VIP

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6 1 总则 1.0.1 为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与复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规范工程管线布置和建设,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满足工程管线实施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内宽度不大于10m的街巷新建、改建及扩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依据,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相协调,满足对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及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要求。 1.0.4 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坚持保护优先、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适度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水平,满足街区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0.5 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应按本标准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历史文化街区 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地段。 2.0.2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engineering pipelin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常见工程管线包括:给水、雨水、污水(含合流)、燃气、热力、电力(含路灯)、信息及广播电视等。根据各类工程管线的不同特性和设置要求,统筹安排其在街巷范围内的敷设方式、平面位置和竖向高程,综合协调各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河湖水系之间的位置关系,明确管线附属设施和设备的设置原则。 2.0.3 缆线管沟 cable trench 采用浅埋沟道或组合排管方式建设,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信息及广播电视缆线的管沟。 2.0.4 保护管 cable ducts, cable conduits 用于保护缆线和在缆线发生故障后便于将缆线拉出更换的管道,有单管和排管等结构形式,分为信息及广播电视缆线保护管和电力电缆保护管。 3 基本规定 3.0.1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协调各工程管线布局、敷设方式、排列顺序和位置;确定相邻工程管线的水平净距、交叉工程管线的垂直净距;确定工程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协调关系;确定地下敷设的工程管线控制高程和覆土深度等。 3.0.2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工程管线建设应遵循集约、共享、安全、适用原则,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提高工程管线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营水平。 3.0.3 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借鉴和延续传统做法和经验,做好既有管线和各种设施的详查、评估,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既有管线和设施,满足文物、保留建筑和管线的安全间距要求。结合院落及建筑保护方案,按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统筹协调,与街巷更新同步规划、设计和实施。 3.0.4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工程管线布局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结合规划的街巷布局布置工程管线; 2 宜根据街巷布局、宽度和服务对象分布,以满足供给需求为原则,合理确定街巷内的管线种类和规模; 3 不宜布置非本区使用的工程管线; 4 不宜在街巷的局部狭窄地段设置管线附属设施和设备; 5 管线断面较小的入院落或入户支线宜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布置。 3.0.5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工程管线应以地下敷设为主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小型化、工厂制成品检查井及各种附属设施和设备; 2 应统筹协调电力、信息及广播电视架空线缆入地时序和位置; 3 因条件限制,需要架空或沿墙敷设时,应采取遮挡、隐蔽、装饰等措施,在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相协调,并符合建筑保护的要求; 4 为历史文化街区服务的市政站点设施宜布置在街区周边地带;街区内部的站点设施应隐蔽、小型化,采用地下、半地下或与建筑结合的方式。 3.0.6 历史文化街区应因地制宜确定排水体制、热源种类、低影响开发以及综合管廊或缆线管沟的建设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街巷,应采取提高截流倍数、调蓄与处理相结合等措施; 2 以采用清洁能源为原则,结合城市热力网、燃气和电力网服务范围,兼顾经济和适用性、街巷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热源种类; 3 宜因地制宜采用透水路面、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调蓄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4 应以综合管廊规划为指导,结合街区更新、老城保护、主要地下管线改造、架空线入地等,因地制宜建设紧凑布置的小型综合管廊或缆线管沟。 3.0.7 历史文化街区应按照统建共享的原则建设信息及广播电视管道。 3.0.8 历史文化街区内具有历史风貌特色的传统雨水收集、排除和利用设施应予以保护并延续其功能。 3.0.9 历史文化街区宜编制消防专项规划,因地制宜配置小型、适用的消防设施、装备和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