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磁性纳米球用于 细胞分离 癌症诊断 磁性纳米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 现在是94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纳米生物传感器是将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介质,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体积更小、速度更快、而且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好的优点。 纳米技术引入生物传感器领域后,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其它性能,并促进了新型的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因为具有了亚微米尺寸的换能器、探针或者纳米微系统,生物传感器的各种性能大幅提高。但纳米生物传感器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行。 * * 现在是62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二、 纳米材料介绍 纳米材料是指由尺寸小于100nm(0.1-100nm)的超细颗粒构成的具有小尺寸效应的零维、一维、二维材料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三维材料的总称。 * * 现在是63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AFM picture Nanoparticles * * 现在是64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 * 现在是65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纳米氧化铝纤维 * * 现在是66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Carbon nanotubes * * 现在是67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纳米无创注射器 纳米管阵列 * * 现在是68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纳米膜 AFM picture Detailed structure * * 现在是69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荷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尺寸约10个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这样就紧贴叶面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后,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要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自然界中的纳米结构 * * 现在是70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这种特性可以应用在玻璃上或是战机的雷达上,例如:经过纳米处理的玻璃本身也可以具有自洁效果。还有企业利用纳米技术处理涂料,涂上此涂料的物体因而也拥有了自洁效果。也许在未来的世界中,我们周围将不断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纳米结构,使得荷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荷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从而使得莲叶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 * 现在是71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飞檐走壁的壁虎 “壁虎漫步”靠的并不是吸盘,而是脚趾上数以万计的细小刚毛。刚毛根部有几十微米粗,顶端分成很多更细更弯的绒毛,每根绒毛的直径仅几百纳米,其末梢延展成扁平形。此种精细结构,使得壁虎以几纳米的距离大面积地贴近墙面。尽管这些绒毛很纤弱,但足以使所谓的范德华键(发挥作用,为壁虎提供数百万个的附着点,从而支撑其体重。 这种附着力可通过“剥落”轻易打破,就像撕开胶带一样,因此壁虎能够自由穿过天花板。 * * 现在是72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以制造出抓地更牢的运动鞋,可以制作雨雪环境中不再打滑的汽车轮胎。而在影视剧拍摄中,演员们可以告别工作室里的电脑,真正在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上一展身手。据此开发出的空间探测用攀爬型机器人,无论在什么恶劣的条件下都可以在太空飞行器的外表面行走,给飞行器进行“体检”。 * * 现在是73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贝类——娴熟的黏合高手 当贝类想把自己贴在一块岩石上时,就会打开贝壳,把触角贴到岩石上,它将触角拱成一个吸盘,然后通过细管向低压区注射无数条黏液和胶束:释放出强力水下胶粘剂。这些黏液和胶束瞬间形成泡沫,起到小垫子的作用。贝类通过弹性足丝停泊在这个“减震器”上。这样,它们就可以随波起伏,而不至于受伤。这种牢固的胶粘效果就来自黏液和岩石纳米尺度下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 现在是74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上善若水”的水黾 小型水生昆虫水黾被喻为“池塘中的溜冰者”,因为它不仅能在水面上滑行,而且还会像溜冰运动员一样在水面上优雅地跳跃和玩耍。它的高明之处是,既不会划破水面,也不会浸湿自己的腿。 * * 现在是75页\一共有130页\编辑于星期三 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水黾腿部上有数千根按同一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