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元代散曲作品选读 阅读: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夜行船》(秋思)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张可久:《中吕·普天乐》(西湖即事)、《南吕·金字经》(春晚) 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散曲 二、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三、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四、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散曲 (一)何谓散曲 (二)散曲有文学特点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何谓散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是戏曲,或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属于广义的诗歌。 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六编元代文学作品选读 第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教学要求】 1、了解元代杂剧、南戏、散曲发展概况;了解元杂剧体制特征。 2、掌握关汉卿、马致远的散曲创作特色;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杂剧风格。 3、重点理解关汉卿、王实甫杂剧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高明的《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讲 元代戏曲作品选读(3学时) 第二讲 元代散曲作品选读(1学时) 第三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讲 元代戏曲作品选读 精讲: 《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高明《琵琶记》。 第四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阅读: 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望江亭中秋切鲙旦》 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 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 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 第五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关汉卿与《窦娥冤》 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第六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作品简介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剧情取材自《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第七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八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全剧四折一楔子。 (楔子)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第一折)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第二折)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第三折)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第四折)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第九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分析 第三折情节分三部分 首先,通过监斩官和其他人的行为,描写了一副阴森肃杀的刑场气氛。窦娥便在这种气氛下上场,并用 [端正好]、[滚绣球]两只曲子把自己的冤枉呈现出来,把控诉的对象指向了天和地。两只曲子是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文章,在句式上,几乎全用口语,既贴近老百姓的语言,又自然流畅,气势充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千百年来盛传不衰。 第十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其次,在去刑场的途中,窦娥向刽子手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要求从后街走,原因是怕婆婆看见伤心难过,这个细节显示了窦娥的善良细心。刑场哭别一场戏,是表现窦娥的性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在刑场上,窦娥再次重申了事实真相和自己的冤情。这段哭诉,哀哀怨怨,与前面的愤怒控诉形成鲜明的对比,是窦娥性格的另一方面的体现,也是窦娥在现实中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