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股份研究报告-光伏热场CC龙头以先进供给创造新需求.docx

金博股份研究报告-光伏热场CC龙头以先进供给创造新需求.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博股份研究报告-光伏热场CC龙头以先进供给创造新需求 一、金博股份:C/C龙头,以先进供给创造新需求 1.1公司概况:先进碳基复合材料行业领军者 先进碳基复合材料行业领军者,专注碳基材料开发。金博股份主要从事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唯一一家入选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制造企业。碳基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体,以树脂、陶瓷、金属等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总称,公司现阶段聚焦在应用于热场系统的碳/碳复合材料,重点产品为应用于单晶硅拉制炉的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 碳基复合材料位于新材料产业链中游,公司主打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热场。碳基复合材料产业链涵盖上游碳纤维制造、碳纤维中间体(预浸料)制造、中游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制造、下游复合材料制品应用环节,包括光伏、氢能、风电、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 公司围绕工艺的同源性,产品系列从高温高纯C/C材,拓展至高温超纯C/C材、耐磨碳陶刹车盘等,应用场景也从光伏热场,逐步向半导体、氢能、刹车制动领域延伸。 1.2发展历程:致力C/C民用化,推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 公司成立于2005年,于2020年登陆科创板。公司脱胎于素有“中国新材料领域研究摇篮”的中南大学二级机构——中南大学粉冶中心,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廖寄乔先生为中南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1992-2003年间任职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主要进行粉末冶金领域的研究,同时对碳材料的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 2005-2010年为公司技术开发阶段。自设立以来,金博或独立或由中南大学协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碳碳复合材料相关科研项目。期间攻克了碳纤维预制体相关技术,完成了晶硅制造热场系统用坩埚等产品的试制和应用验证。 2011-2015年公司进入技术提升和产业化阶段。在此期间,公司突破了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技术、关键装备设计开发技术。其中快速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可使致密周期缩短为传统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的1/2以内,这为低成本批量制备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奠定了基础。 2016至今,热场产品进入市场快速推广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批量交付22-36英寸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产品,实现对等静压石墨的进口替代,并成为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光伏头部企业的优秀合作伙伴。同时随着客户对材料性能和产品多元化提出新要求,公司进一步开发了可提高产品纯度、寿命,和提升产品设计和服务能力相关的新技术。 1.3股权结构:核心管理团队稳定,股权激励加大力度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廖寄乔先生。金博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廖寄乔先生,截至2021年底,直接持有公司股权13.25%,间接持有公司第二大股东益阳荣晟股权的21.37%,与益阳荣晟是一致行动人。益阳荣晟为员工间接持股平台,合伙人包括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中层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等。 公司核心人员在职多年,股权激励保障公司长远稳健发展。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多为“学院派”出身,除董事长廖总以外,李军、刘学文等董事也均为中南大学系出身,多数在职年数均在10年以上。为持续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稳定经营能力,公司于2020年和2021年推出了两次股权激励安排,两次激励对象人数占员工比例分别为11.5%、20.7%,激励股票数量占比分别为0.63%、1.25%,第二次激励范围和力度相较第一次明显扩大。截至2021年底,员工通过持股平台、个人直接持股或股权激励持有公司股票人数达57人,占员工总数比例13.4%,持股数量占股本比例18.8%。 二、巩固利基市场:光伏热场C/C材料,龙头地位优势突出 2.1地位:行业成本标杆,市占领先树规模壁垒 光伏热场C/C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公司在光伏C/C热场市占率超30%。公司营收结构中,光伏行业占比在17-21年间均占比95%以上。根据公司2022年3月公告的问询函回复,公司在光伏热场部件市占率位居全行业第一。凭借主打的热场部件产品,公司于2019、2021年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产品冠军,并牵头制定了5项国家行业标准,包括单晶炉用碳/碳复合材料坩埚、保留筒、导流筒。 截至2021年底公司碳基复合材料产能1600吨,全年销量达1553吨,2017-2021期间销量CAGR达96.5%。产品售价整体呈下降趋势,系公司综合成本不断下移以及自身的市占率领先策略所致,2021年单吨均价为86万元/吨,产品均价在2017-2021的年下降幅度达10%。 规模壁垒初显成效,盈利能力在产品不断降价的情况下持续增强。2021年公司热场系统系列产品毛利率为57%,较2017年下降8PCT,仍保持较高水平,系公司单吨制造和人工成本不断优化。净利率端,21年达37%,远高于2017年的20%,反映产销规模扩大有效摊薄了期间费用。规模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