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考古课件:建窑.pdfVIP

宋元考古课件:建窑.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 窑 (一)窑址地点 建窑位于福建北部南平地区的建阳市,建溪上游,有 高岭土。 叶文程《建窑初探》,文物编辑委员会编《中 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 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建 窑考古队:《福建建阳县水吉北宋建窑窑址发掘简 报》,《考古》1990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建 窑考古队:《福建建阳县水吉建窑遗址1991—1992 年度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12期。 两宋时期建窑的中心产地,已知在建阳市水吉镇池中 村、后井村一带。 北宋中期至南宋时期较为兴盛。元代以后衰落。 (二)建窑特色——黑釉茶盏 黑釉茶盏兴于建窑,得 益于建州茶业。五代以来, “建安茶甲于天下” 。北宋时期, 建安所产腊茶成为朝廷的贡品, 不仅讲究茶饼质量,而且对烹 茶技术的要求也很高。 南宋画家刘松年 《斗茶图》 腊茶:又称饼茶、团茶。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97 8 ),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 监督制造皇家专用茶饼,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就叫 “龙凤团茶”。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 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斗茶喜用黑盏,因为黑盏可衬托出茶汤之白,并便于验 水痕。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 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元代,蒸青叶茶(即散茶)的进一步发展,又以原料 老嫩之不同,分为芽茶、叶茶等。明代,散茶开始普及推广。 明代“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 茶芽以进”。 1 、建窑黑釉茶盏按器形的不同分为束口、敞口、撇口、 敛口等几个类型。 2 、黑釉盏的共同特点 阔口小足,形如漏斗,胎体厚重,质地粗糙,腹底部 及足部露胎,釉呈乌黑、青黑或紫褐等色调。 兔 毫 由于窑变在釉面上呈现黄褐色或银灰色筋脉状花纹,胎 中的含铁量高,高温下胎中有部分铁熔入釉里,釉层中产生 的气泡把这些铁质带到釉面,温度达到1300℃时,釉层流动, 铁质流成条纹状,当冷却时就会产生赤铁矿小晶体,形成了 所谓的兔毫。 宋徽宗《大观茶论》 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 苏轼《送南屏谦师》 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味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 打出春瓮鹅山酒。 鹧鸪斑 黄庭坚《满庭芳》 “香泉溅乳,金乳鹧鸪斑” 。 惠洪《无学点茶乞诗》 “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 ” 。 黄庭坚《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 “建安瓮碗鹧鸪斑,谷帘水与月共色” 二次上釉——黑釉黄褐斑 自然窑变,一次烧成——油滴釉鹧鸪斑 二次点彩——黑釉白斑 北宋黑釉盏—— 敞口 南 宋 黑 束口 釉 盏 北方各地出土建窑黑盏的情况,目前还较少见。 耀州窑遗址宋代地层内出有建窑兔毫盏残件,约北宋 晚期至金代,耀州窑曾仿烧过建窑黑盏,可能是当年拿来 作“样品” 。 今河南郑州、许昌等地古遗址中,也都发现一定数量 的建窑黑釉盏。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