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疫苗的学习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疗性疫苗的学习课件;病毒方面则已开展了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HSV),乙肝病毒(HBV)感染等的治疗性疫苗的研制。 此外还研制了针对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的治疗性疫苗。 因此广义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生物或患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生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生物制品。;一、治疗性疫苗发展的基础 (foundation of curing vaccine development) 治疗性疫苗虽已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但近来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具备了更好的基础。;1、微生物的持续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 细菌及病毒均可引起持续性感染,例如结核病,麻风病,反复发作的葡萄球菌感染,HBV,HIV,HSVII,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等。 由于微生物的急性感染较容易通过药物控制,持续性感染已成为棘手的重要问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为控制持续性微生物感染,必须考虑如何提高机体的免疫力。;2、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目前基因重组与表达技术已日趋成熟,不少微生物基因的表达产物已获得,并可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提供了用于发展治疗性疫苗的组分。 各种抗原成分的组合、拼接或用微生物抗原基因与不同细胞因子基因组成表达嵌合性蛋白,或使表达蛋白与药物交联的治疗性疫苗为开发治疗性疫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3、免疫学理论的发展 由于对HIV免疫的研究,大大推动了抗感染免疫的理论发展。对不同感染过程中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的详细分析、抗原提呈、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的进一步了解、微生物对免疫细胞感染所造成的后果、以及裸DNA免疫的机制等均对发展治疗性疫苗起了推动作用。;二、治疗性疫苗的特点(specialty of curing vaccine) 治疗性疫苗与预防性疫苗的根本不同点: 1)对象不同:前者是已被感染或患病的机体,后者是健康的人群; 2)目的不同:前者用于治疗患者或防止疾病恶化,后者是用于预防;3)应用不同:前者须考虑患者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后者对未被感染的人群。 研究注意以下特点:;1、免疫原的选择与优化 治疗性疫苗所用免疫原的选择需在深入研究治疗对象的免???应答基础上选定。根据病原学的特点,一般选用的微生物抗原应为能引起中和性抗体及可诱生杀伤性T细胞(CTL)免疫应答的抗原;但还必须考虑患者的免疫应答,即患者已产生和未产生的免疫应答。为了更有效地刺激患者的免疫应答,有学者开展了嵌合免疫原或联合免疫原型的疫苗。 ;2、动物模型的建立 为考核治疗性疫苗的疗效,需要建立模拟人体感染的动物模型。 一种是在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猿猴中寻找相似的持续感染,如猴免疫缺陷病(SIV),或是在非灵长类动物中寻找类似感染,如类似人乙肝病毒的土拨鼠或鸭乙肝动物模型;或模拟人HSVⅡ,在雌性豚鼠中建立生殖道疱疹病毒感染等。 另一种建立有病毒基因整合的转基因动物,如用HBV基因建立的转基因小鼠。 ;; 第二节 治疗性疫苗的种类 (category of curing vaccine) 1、根据治疗性疫苗针对疾病种类的不同可分为: ①细菌型治疗性疫苗; ②病毒型治疗性疫苗; ③肿瘤治疗性疫苗; ④自身免疫病治疗性疫苗。 2、根据治疗性疫苗的作用机制可分为: ①特异性治疗性疫苗; ②非特异性治疗性疫苗。;3、根据所用免疫原的种类可分为: ①核酸型治疗疫苗; ②重组蛋白型治疗疫苗; ③天然蛋白型治疗疫苗; ④免疫复合物型治疗疫苗; ⑤嵌合型治疗疫苗。 ;(一)非特异性治疗性疫苗(nonspecific curing vaccine) 这类疫苗的特点为属非特异地诱生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其作用较弱,一般均作为联合治疗的一部分。 如卡介苗主要用于非特异地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但作用较弱而被用作一种协同治疗,联合用于肿瘤病人。 除卡介苗外,短小棒状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以及其他的一些细菌均曾被用作非特异的治疗性疫苗。 ;(二)细菌型治疗性疫苗(bacteria curing vaccine) 细菌性感染因有抗生素等治疗,可以控制,故治疗性疫苗仅限于少数几种慢性感染,如结核病、麻风病及布鲁氏病等。 20世纪初,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疖及痈,Wright采用自患者分离的加热灭活的葡萄球菌为治疗性疫苗,获得成功,奠定了细菌型治疗性疫苗的基础。;1986年Convit曾报道联合使用灭活的麻风菌苗与卡介苗治疗300名麻风病人,结果可使60%的严重麻风病人病灶中清除麻风菌,并且降低了复发率。其机制为病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得以提高,并不再对麻风杆菌处于耐受状态。 伦敦大学医学院的Stanford,从乌干达的土壤中分离了一株分支杆菌(Myco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