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立根从今始,行道方知远 ——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李萧然 一次偶然刷微信订阅号时,看到有人推荐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这本书,书评中提到,朱永新教授在书中打破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传统提法,主张“教师的发展”才是教育的逻辑起点。这一提法激发了我的阅读期待,带着好奇与期待,翻开了这本《新教育》…… 细细读来,倍感亲切,书中的提法和主张很新颖,也很别致,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与安宁。合上书,我闭目凝思,触动我的依然是最初的“教师的发展”才是教育的逻辑起点,用教师的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如何提高自身的发展?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一、“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语文,无论是内容还是教法,包罗万象。这就决定了我们语文人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上好一堂语文课 ,确非易事。从目标制定到研读文本,从拓展阅读到表达语用,语文要素要涉及,学习策略要传授,人文性和工具性还要统一。上学期因工作调动,执教的学段发生了变化。但回顾之前在小学阶段的成长历程,有些做法依然适用于今天的初中阶段。每次上课前,除了标配的研读教材,参考教学用书之外,我还喜欢看一看名师名家的课堂实录,看看他们是怎么解读的文本,怎么设置的教学环节。毕竟站在名师的肩膀上,会让自己看得更远。此时,再去修改完善,反复推敲自己的教案。经历这样的过程,当你站上讲台时,你会更加游刃有余。当你挥洒自如地引领孩子在语文世界里读悟议赏时,你会醉于这样的情境。 朱教授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个人认为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除了阅读名家名作,观看名家视频,聆听专家讲座无疑也是学习成长的又一途径。透过温儒敏教授的《温儒敏谈读书》,我醍醐灌顶:培养语文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跟随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回归了语文课堂的本真;从曹文轩的讲座中我明白了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应该更新观念,语文不仅仅是那一本语文教材,一堂语文课,语文包罗万象,要具有大语文观,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引导孩子大量而广泛地阅读,沉浸其中,不用在意具体读懂了多少,而是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丰富阅读体验。在点滴积累中,形成语言经验。 观名师之做法,方知自身之短板。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得远,还可以少走弯路,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助力自己专业发展,优化自身课堂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说:“写教育随笔能够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他认为,写作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师生共写,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备课到上课是由无数的碎片组成,这些碎片往往会形成破碎的未经省察的经验,使咱们的教学活动在比价低的层面上不断重复。而通过写随笔,就能够有效地对经验进行反思,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内容加以理解,形成我们的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因此,勤于反思,善于记录,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好方法。无需长篇大论,哪怕只是三言两语,适时记录教学中的点滴,长此以往,这些碎片化的记录就可以经过拼合成为最美丽的图景,就像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到那时,你会蓦然发现,你的语文课堂已在反思中由“山穷水复”蜕变为“柳暗花明”。 三、“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还容易钻入死胡同。每个教师的成长都会遇到瓶颈期,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团队,志同道合的队友们齐心合力,攻坚克难。我痴迷于集体教研、反复磨课的过程,过程虽艰苦,但经历之后就是破茧成蝶的蜕变与疯长。从《安塞腰鼓》到《司马光》,这是我曾经执教的两个课例,都获得市级奖项,获奖的背后是磨课团队陪我过关斩将,推敲磨炼,没有集体的智慧,哪有最终的脱颖而出。现在,又站在新的起点,新的学段,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跟随集备组的各位前辈,继续提升,继续成长。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所谓匠心,只不过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跟随一个独具匠心的团队,共同打磨,何愁不提高?何愁不成长?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这是朱永新在《新教育》中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只要行动就有收货,只要坚持就有奇迹,“立根从今始,行道方知远”,坚守语文人的初心,我追,我寻……

文档评论(0)

如果我是D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参与编写各种教辅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103612100002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