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路桥工程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50期).docx

  • 0
  • 0
  • 约1.38千字
  • 约 8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新工科背景下路桥工程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50期).docx

  1. 1、本文档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新工科背景下路桥工程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 作者:谢丽,沙莎,李芸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50期 [摘 要] 新工科背景下,为了培养路桥工程应用型新工科人才,以提升学生道路桥梁工程应用能力的职业素养结构为主线,构建了路桥工程课程群,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学科竞赛及建设师资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通过路桥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 键 词] 路桥工程;课程群;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82-02 随着土木行业智能化、现代化的发展,智能与智慧、装配式等新型结构不断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注重培养应用型新工科人才,满足新工科建设需求[1]。在此大背景下,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改革逐渐深化,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信息化建设日益提上日程,那么将同一门学科的关联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优化,构建以应用型新工科人才为目标的课程群成为建设新工科工程教育教学新体系的有效手段。 课程群是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新型组织形式,基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同学科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立足“大课程”布局,以课程间的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突出内在逻辑,使课程之间相互贯通和渗透。这种做法有利于理顺课程内容的关系,促进课程结构的优化,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能力的融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当前路桥工程课程的教学现状 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路桥工程专业课程间各自孤立,每门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与其他课程的关联,使得课程之间会有重复的教学内容,彼此不能共享教学资源,占用了部分学时。同时,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清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无形中削弱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应用型内容较少,而路桥专业畢业生的就业岗位以工程单位的施工现场管理为主。这就需要构建一个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路桥工程专业课程群,来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 二、课程群的建设 课程群内的课程间应存在层层递进的纵向联系,应有明确的课程主线,能够实现课程之间的互相贯通和渗透,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2]。从统筹规划和设计管理的角度,课程群的数量一般以3~6门课程为宜。根据以上课程群的设计原则,结合路桥工程的学科特点,路桥工程的课程群选择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建设工程造价和土木工程施工6门相关联的专业课程,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相互配合、深度呼应的课程群。该课程群以培养学生道路桥梁工程应用能力的职业素养结构为主线,学生在循序渐进学完该课程群的6门专业课程之后,可以系统地掌握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施工、概预算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和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并初步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 三、课程群的改革实践 在构建好路桥工程课程群之后,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科竞赛及师资队伍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优化教学内容 新工科背景下,···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