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2课 《梦回繁华》分层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汴梁(biàn)岔道(chà) 春寒料峭(qiào)
B.桅杆(wéi) 漕运(cáo) 摩肩接踵(zhòng)
C.遒劲(qiú) 纤夫(qiàn) 长途跋涉(bá)
D.行旅(xíng) 擅长(shàn) 络绎不绝(yì)
【答案】B
【解析】zhòng—zhǒng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覆灭 题跋 宛如飞虹
B.翰林 簇拥 无遐一顾
C.考订 枢扭 农舍田畴
D.宏敞 摄取 长途拔涉
【答案】A
【解析】B.遐—暇;C.扭—纽;D.拔—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迎春花不与万芳争艳,在春寒料峭时,早早迎来春意,为万花试探时令的脉搏。
B.“玉兔”探月,“北斗”组网,“嫦娥”凯旋,“天舟”对接等,一个个好消息从太空摩肩接踵而来。
C.每逢节假日,购物中心的路口便车水马龙,需要许多交警维持交通。
D.深秋时节,莱州寒同山上枫叶正红,每年这个时候前来观赏的游客都络绎不绝。
【答案】B
【解析】A项,春寒料峭:虽已春季,但天气还比较寒冷。使用正确。B项,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不合语境。C项,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使用正确。D项,络绎不绝:(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使用正确。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随着长江流域人类活动的增多,江豚数量急剧减少,各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纷纷遏制江豚种族数量下降的趋势。
C.5G无人售货车车身的电子触摸屏上显示着售卖清单,消费者只需选择商品,扫描电子屏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付款和取物。
D.读泰戈尔诗歌的时候,就像是倾听一段段清新、优美、生动的旋律,给人美的享受。
【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将“的劳动”删去;B.语序不当,将“纷纷”移到“建立”前;D.主语残缺,把“读泰戈尔诗歌的时候”改成“读泰戈尔的诗歌”
5.对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列数字)
B.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打比方)
C.《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引资料)
D.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分类别)
【答案】D
【解析】举例子
6.对语法知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①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②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了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③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画。
A.“发展”是动词,“繁荣”是形容词,“从”是介词。
B.第②句画线的句子中“文化”作主语,“活跃”作谓语。
C.第③句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应将“发展”改为“拓展”。
D.第④句的主干是“《清明上河图》是画”。
【答案】B
【解析】B项,“文化生活”作主语。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 。 。 。 。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②绘画中的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个物象的界线。
③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
④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⑤再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
A.②①④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①④③⑤②
【答案】C
【解析】通读供排句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由“例如”“又如”“再如”可知,此三句的顺序应为①③⑤。而这三句中的“脸与背景的界线”“鼻与脸的界线”等是②句中“代表两个物象的界线”的具体体现,故①③⑤句应在②句后。由此可判断答案为C。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7—10题。(12分)
文本一:文人书画家以印代款,或在自己所藏书画上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6课 藤野先生(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7课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8课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9课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1课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3课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5课 白杨礼赞(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7课 昆明的雨(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8课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3课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层作业).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4课 愚公移山(分层作业).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6课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分层作业).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3课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设计).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教学设计).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7课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8课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9课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1课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2课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