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约2.31千字
- 约 18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1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多花木蓝803区域试验作者:张瑜 莫本田 罗天琼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10期
摘要:进行了803和鄂西2个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 Craib)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独山、贵阳、望谟3个试验点,2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为185~219 d,其中望谟点生育期比独山和贵阳点约提前2周,威宁点能正常开花,不能结实;参试品种间,多花木蓝803比鄂西多花木蓝生育期提前8 d。多花木蓝803鲜草和种子产量分别为33.48~58.80 t/hm2和1.95~2.09 t/hm2,较鄂西多花木蓝增产,增产情况如下:独山点分别增产32.42%和13.79%,贵阳点分别增产35.69%和18.90%,望谟点分别增产37.04%和16.76%,威宁点鲜草产量增产30.53%。多花木蓝803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较鄂西多花木蓝好,是适宜贵州省喀斯特山区栽培的优质饲用灌木品种。
关键词: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 Craib. cv.)803;生产性能;适应性;区域试验
中图分类号:S5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0-2595-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0.036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comparison test of Indigofera Amblyantha Craib. cv.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cv. 803 and cv. Erxi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fe cycles of the two test varieties were 185~219 days. The life cycle in Wangmo sites was 7~13 days advanced than that of Dushan and Guiyang sites. Two varieties could flower in Weining sites, but was unable to pod. Between test varieties, Indigofera Amblyantha Craib. cv. 803 was 8 days earlier than cv. Erxi; the grass and seed yield of cv. 803 were 33.48~58.80 t/hm2 and 1.95~2.09 t/hm2 respectively, which was increased by 32.42% in grass yield and 13.79% in seed yield than that of cv. Erxi in Dushan, 35.69% and 18.90% in Guiyang sites, 37.04% and 16.76% in Wangmo sites. The grass yield was increased by 30.53% than that of cv. Erxi in Weining. The fertility and stability of cv. 803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v. Erxi. It was high quality forage shrubs which wa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karst mountain area.
Key words: Indigofera Amblyantha Craib. cv. 803;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daption; regional test
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 Craib)又称为马黄消,为豆科(Leguminosae sp.)木蓝属(Indigoferal L.)多年生饲用小灌木,原产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及贵州等热带、亚热带地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多分布于山坡草地、沟边、路旁灌丛及林缘[1]。多花木蓝植株高大,可达2 m以上,茎秆直立,分枝多,茎叶柔嫩,营养丰富,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具甜香味,适口性好,为牛、羊、兔等喜食。同时,多花木蓝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根系发达,是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治理工程所需的重要饲用与生态兼用型优良树种[2,3]。目前,多花木蓝的适应性、抗逆性
同期文章
- 呼包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 湖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补偿标准概算-《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 快速城市化区域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及地域类型划分-《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 基于地方感的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 对推进湖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几点思考-《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 电子商务O2O模式对农产品交易的影响及其发展建议-《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 湖南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预测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 嗜水气单胞菌asd—1基因功能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 GOX—CP4EPSP转化甘蓝型油菜的抗草甘膦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 紫苏RA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及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 茶色素及其生物活性功能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 抗除草剂基因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研究上的应用进展-《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 5′肌醇磷酸酶影响骨骼肌纤维发育的研究进展-《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 水稻品种籼粳属性的鉴定方法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 水稻Wx—YMZC标记的开发与利用-《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3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 有机转换水稻生产栽培技术规范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 肥力密度互作对杂交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4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近下载
- 延长石油集团企业文化知识试题+带答案.doc VIP
- 情景剧《红星闪闪》剧本(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docx
-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pdf
-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学反思(全册49篇).pdf VIP
-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 建筑结构图集-07J501-1 钢雨篷.pdf
- 医院药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思考(制度建设资料).doc VIP
- 2021年陕西咸阳亨通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docx VIP
- 新软起动说明书1.pdf
- 《凝聚法治共识》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