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纯青的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学理论·下》(2009年11期).docx

  • 1
  • 0
  • 约1.2千字
  • 约 4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炉火纯青的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学理论·下》(2009年11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炉火纯青的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 作者:钟发远 来源:《学理论·下》2009年第11期 摘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篇反映孔子教学思想的杰作,其中包含了出色的课堂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批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子路的点评中,这种批评一针见血,直截了当。表扬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冉有公西华曾 的点评中,具体表现有三:(一)表扬有理,以小见大;(二)表扬有方,火候精准;(三)表扬有度,含而不露。总之,正是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的成功调用,使得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风采毕现,使得本章具有情味悠长、意韵隽永、理趣无穷的教学经典价值。 关键词:《侍坐》;孔子;表扬艺术;批评艺术 中图分类号:G40-092.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244—0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无论从孔子作为教育家还是作为普通教师个体,本章都很好地体现了孔子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个性气质,值得玩味的地方实在不少,如不论学生出生与年龄的有教无类理念,似于沙龙的课堂形式,活泼有致的师生互动,循循善诱的启发方法,尊重个性的因材施教,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等。这里谈谈本章所体现的孔子的独特的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 本章孔子的批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子路的点评中,这种批评一针见血,直截了当。子路正是在这种耳提面命中历练了品格和智慧,成为了孔子在情感上极为依赖的人。这种不留情面的方式只对子路适合。我们知道,子路心直口快,莽撞草率,但心理承受能力强,心胸开阔,不计较,不记愁。在他犯错误的时候,孔子常常单刀直入而不转弯抹角,“哂”的批评方式就是一个体现。孔子刚等子路说完,几乎立即作出“哂”的反映,在曾 问其原因时,孔子直言子路“其言不让”,似乎完全不给子路一点面子。 这里的“其言不让”,我认为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子路说话欠思考,过分自信,孔子想压压他的傲气,培养他的成熟。第二,孔子虽然也参加过自卫性的战争,但总起来说是反对战争的,子路强国的目的是兴兵,这与孔子重教化,轻攻伐的主张是有距离的。比如孔子和子贡有段话可以证明这一点:“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在信用、国防、衣食三者中,最强調属于教化范畴的信用,而把追求国防力量放在末位。在孔子看来,子路的认识尚未达到这个层面。 在表扬艺术方面,更有以下几点值得玩味: (一)表扬有理,以小见大 冉有的理想体现了孔子“为国以礼”的主张。本章中冉求把足民放在首位,但又不止于此,而有更高的内容,即孔子治国思想中的“礼乐”要素。再如在初入卫国时孔子和冉有的一段对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