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约2.41千字
- 约 19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1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新型物化凝聚剂控制河道底泥营养盐释放的研究作者:卜勇 崔康平 慈曾福 王斌 王郑 孟蓉 颜琨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17期
摘要: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考察了一种新型物化凝聚剂在不同投加量和反应时間条件下控制污染河道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效率。结果表明,在污染河道底泥中注入新型物化凝聚剂48 h内,底泥表层结构呈现多孔性的渐变过程,微生物生存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对上覆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测定发现,新型物化凝聚剂注入底泥中能有效抑制底泥中总氮(TN)、氨氮和总磷(TP)的释放,同时也抑制了上覆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的上升;新型物化凝聚剂投加量越大,控制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效果越好。上述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物化凝聚剂对污染河道底泥进行原位改良,可成为底泥就地处理和控制河道底泥营养盐释放的一种技术方法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型物化凝聚剂;底泥;营养盐释放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7-4390-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7.009
Abstract: Using a lab experiment, the efficiency of a new chemical flocculant on control of nutrient salt release from sediments in polluted river was exam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different dosage and reaction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he new chemical flocculant was injected into the sediments of polluted river,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sediment changed gradually into the state of the porosity, and the microbial survival environment was certainly to be some improvements in about 48 hours. The nutrient salt in the overlying water was measured, which showed the new chemical flocculant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elease of total nitrogen, ammonia-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and could control the increase of ORP and COD. The more dosing of the new chemical flocculant was used, and the better effect on control of nutrient salt release from sediments was obvious. The abov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the new chemical flocculant could still work effectively and would become the main measures adopted in the area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new chemical flocculant; sediments; nutrient salt release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排污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城市河流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汇入河流水体中的污染物和营养物不断沉积聚集在底泥中,造成了底泥的污染。当河流的外源污染得到控制后,底泥中的污染物会向上覆水体释放,造成河流的二次污染[1]。因此,对污染底泥的治理已成为控制河流污染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底泥控制技术主要分为异位控制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两大类[2-4]。底泥异位控制技术主要是采用底泥疏浚的方法。底泥疏浚虽然短期内成效较明显,但疏浚具有成本高、工程巨大、后续淤泥的处理可能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等弊端。底泥原位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物理覆盖、化学处理和生物修复。物理覆盖是指在污染底泥上部放置一层或多层覆盖物,使底泥与上覆水体隔开,防止底泥中的污染物释放至上覆水体。化学处
同期文章
- 云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估-《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问题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物质代谢模式的变迁及环境响应-《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 2014年辽西朝阳地区玉米生长季降水特征及气候成因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 基于遥感资料的干旱监测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 齐齐哈尔市潜水动力场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 北疆垦区热量资源变化及棉花单产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 生物炭对土壤中DBP和DEHP微生物降解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 杜鹃花根部共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 纤维素酶高产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番茄苗期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状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 不同林龄柑橘园碳氮磷分配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 艾比湖湿地梭梭与土壤因子关系的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 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N2O排放特征-《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 1997 — 2013年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与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 湖北省典型河湖水华探讨-《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 高产纤维素酶木霉菌株的筛选-《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 撒拉溪喀斯特土地整理区动植物物种多样性-《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 茄病镰孢菌对铁皮石斛的致病性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 异噁草松·异丙甲草胺·扑草净防除藕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6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