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3期).docx

  • 0
  • 0
  • 约2.39千字
  • 约 19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公路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公路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作者:李仰征 莫世江 马建华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03期 摘要:为了探讨公路旁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水平与垂直分布特点及土壤理化性质与其关系,为土壤修复提供参考,采用标准方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应用SPSS 10.0、CorelDRAW12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作图研究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理化性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水平方向分布总体表现为靠近公路区域积累较强。垂直方向分布表现为表层富集明显,但是没有随剖面深度的加大而逐渐线性降低,这可能是农耕深翻、降水淋溶和土壤性质等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对于土壤重金属,pH与它们的关系最为密切(Cu与Cr除外),其次是CEC和黏粒含量,密切程度最差的是SOC(Pb除外)。 关键词:公路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S151.9;X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3-0527-05 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也是污染物重要的汇集地。公路运营、农药与肥料的使用、污水灌溉和工业“三废”排放均能造成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1-3]。除此以外,土地利用方式[4]、重金属形态特征[5]、土壤理化性质[6,7]都对它的迁移和固化过程有重要影响。虽然以公路旁土壤为载体的研究不少[8,9],但专门探讨公路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却较少[10,11]。因此,研究土壤重金属分布特点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可為土壤修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区概况 采样路段位于连霍高速郑汴间中牟段(1994年通车,车流量大),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4 ℃,年降水量616 mm,平均风速3.0~3.5 m/s。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以沙质土为主。农作物有小麦、花生、棉花等,主要施用碳酸氢铵、磷肥和农家肥等。样区周围10 km内无“三废”排放企业,3 km内无乡镇等人口稠密的居民点。农田灌溉均取自地下水,无污水灌溉现象。 1.2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定 前人研究表明,在靠近公路的100 m范围内土壤受污染程度较为严重。本研究按距离路基0、5、15、25、35、50、75、100、200、300和1 000m布点(1 000 m样点为对照点),共布设3个断面(图1,分别为万胜、卢岗和林场断面,彼此间距在4 km以上)。按梅花形布点和四分法取样,共采集33个表层土样。在距离路基30 m处挖掘剖面,采集9个土壤剖面样品。经自然风干、研磨、过筛后装袋备用。土壤重金属均为彻底破坏矿物晶格的总量,试剂为优级纯,用水为去离子水,原子吸收光谱仪为AA-6601F型(日本岛津)。酸度计为PHS-3B型(上海)、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测有机碳、PD型颗粒分析仪(成都)测土壤机械组成、醋酸铵法测阳离子交换量[12]。 2 结果与分析 2.1 3个断面各表层土样6种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特征 由图2可知,3个断面各表层土样6种重金属含量在距路基0或5 m处均有一个较高值(林场的Cr和Cu例外),这是因为无铅汽油燃烧尾气颗粒物中仍含有铅、镍、镉等多种元素[13],含有多种重金属的轮胎和筑路材料的磨损颗粒以及运输物品的泄漏均以各种形式颗粒存在于路表,由于路面径流或人为清扫,这些颗粒物质便排放到路基附近,因此导致距离公路较近地域的各种重金属元素都相对较高。 其次,随着离路基距离的增大,各曲线均没有呈现出简单的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汽车尾气中重金属元素是依赖颗粒大小不同粉尘的吸附作用而得以扩散。而且不同重金属元素或是同一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粉尘中的吸附效果并不一致[14]。依据大气污染物中的连续点源扩散模式[15],这些粉尘除粒径极小的部分直接逸散到大气中以外,其他大部分均在高速公路两侧发生沉降,并且在远离路基的某一距离范围内出现沉降浓度最大区域。如万胜的Cd(距路基75 m处)、Ni(距路基50 m处)、Pb(距路基75 m处)、Zn(距路基200 m处)、Cr(距路基200 m处)在远离路基处出现了污染峰值点。 各断面大部分元素在出现峰值(带)后,曲线总体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以万胜的Cd、Pb和卢岗的Zn、Ni、Pb、Cu和林场的Pb、Cd、Zn、Ni曲线最为明显)。但是,万胜和林场断面的Cu在1 000 m对照点的含量并没有明显低于整个断面有些更靠近公路样点的含量,这表明公路运营并不是造成路旁土壤出现重金属污染的惟一原因。前人研究表明有机肥的施用可使农田土壤含铜量大幅度提高[16,17]。因此,公路运营、施肥及土壤背景都可对重金属累积产生影响。 2.2 土壤重金属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剖面设计规格为80 cm×150 cm×100 cm,并根据土壤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