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浅谈环境陶冶法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作者:刘志兵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第04期
[摘要] 环境因素对美术课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美术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环境陶冶法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就环境陶冶法在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力求在美术课堂中能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美术新课标 环境陶冶法 美术教学
《美术课程标准》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和现代意识。美术新教材也为学生打开了更多的门,指引他们去更多的领域里尝试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回归了艺术教育的本质,超越了传统的“美术课=图画课”的俗套。在美术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怎样有效地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将一堂美术课上得生动有趣且效果显著,这依然是需要美术教师深入探讨的课题之一,为了引导学生亲自叩响艺术殿堂的大门,我们美术教师应特别注意环境陶冶法在美术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大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方式。
一、将“环境”引进课堂
环境所涉及的范围特别大,如果要将每堂美术课所关系到的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完整地搬进课堂,这显然是不能实现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如挂图、幻灯、录像、标本、音乐、故事等来进行情景设置,让学生在课堂内感受到课堂之外的环境因素,这是将“环境”因素带入美术课堂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譬如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鉴赏绘画作品,初步了解绘画语言,感受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在课堂上教师肯定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名作,但我们的课堂和真实的山水风景之间毕竟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在课堂中感受到现实风景和风景画的异同,只觉得画就是对现实的描摹,不能从更深层理解绘画作品那种深邃的意境之美,即使教师···试读结束
同期文章
- 浅谈如何做有英语味道的学生-《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 英语教学法探究-《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 创新理念,巧设环节,助英语学困生早日“脱贫”-《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良策探究-《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 浅议中学英语教学-《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 浅谈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常规教学方法-《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4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巧设情境,让化学课堂更加贴近生活-《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 农村小学生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方法探讨-《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 善待课堂“意外” 促进学生发展-《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 坚持生本理念,展现个性风采-《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 夯实基础 加强训练-《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 学好初中数学应从概念入手-《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 发挥学科优势 强化德育功能-《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 关于农村中学器材配置和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 重视个性张扬 加深情感体验-《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1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