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约1.97千字
- 约 11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1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火炭母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作者:黄国霞,刘柳,汪青,黄姿梅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12期
摘要:为了探讨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有效成分的抗氧化作用,采用超声波辅助手段对火炭母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用H2O2/Fe2+体系法和邻苯三酚体系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甲醇与水体积比为1∶1混合液为提取溶剂时,火炭母提取液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40 g原材料的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与6.29 g维生素C的作用相当,而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与9.82 g维生素C的作用相当。
关键词:火炭母;抗氧化;羟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Q949.744;R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2-2490-03
Effective Component Extracting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Polygonum chinense
HUANG Guo-xia1,LIU Liu1,WANG Qing1,HUANG Zi-mei2
(1.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uzhou 545006,Guangxi,China;
2.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iuzhou 545006,Guangxi,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Polygonum chinense L. were extracted by ultrasonic auxiliary method, 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detecminated by H2O2/Fe2+ system and adjacent pyrogallol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ed liquid had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y when the volume ratio of methanol and water was 1∶1. The effect of 40g raw materials was almost equal to 6.29 g vitamine C for the removal of hydroxyl radicals, and equal to 9.82 g vitamin C for the removal of superoxide anion.
Key words: Polygonum chinense L.; antioxidant; hydroxyl radical
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生长于水沟边、山谷、湿地上,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湿热泄泻、痢疾、黄疸、咽喉肿痛、湿热疮疹、霉菌性阴道炎等病症的治疗[1],是广东地区常用的中草药。已有人用10%的火炭母滴眼液治疗角膜薄翳、角膜斑翳等眼疾[2]。火炭母中的药用成分主要为黄酮、生物碱、芳香杂环类化合物等[3],朱华等发现,火炭母中含有丰富的槲皮素[4]。
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坏机体组织和细胞,过量自由基的产生是人体衰老及各种疾病产生的诱导因素之一[5,6],因此,加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显得尤为重要[7]。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手段提取了火炭母中的有效成分,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H2O2/Fe2+体系法和邻苯三酚体系法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火炭母的理化作用提供依据,以便人们对火炭母这一传统药材有更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其开发利用更加科学合理。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火炭母全草采集于柳州市郊,清洗去泥,晾晒2 d后置入烘箱中烘干,用粉碎机粉碎,待用。甲醇、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PBS缓冲溶液、0.75 mmol/mL邻二氮菲溶液、0.75 mmol/mL硫酸亚铁溶液、0.01% H2O2、维生素C标准溶液、0.05 mol/L Tris-HCl、0.2···试读结束
同期文章
- 统筹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 以农业热线为基础的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 对武汉市黄陂区碳汇林建设的分析与思考-《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 冀西北地区退耕后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 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缺失及对策探讨-《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 金线兰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 木立芦荟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 黄瓜新品种宁运3号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 花生DNA三种不同限制酶切组合的AFLP多态性标记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 小麦条锈病不同抗性材料中分子标记Yr24-2的检测-《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2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设施栽培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 稻瘟菌毒素对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研究进展-《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不定根的形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 植物抗热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研究进展-《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 气象条件和栽培因素对高产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 开花期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及育性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 水稻穗分化期不同土壤水势叶温及生理性状变化-《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 四个抗虫水稻转基因组合的种植效果比较-《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 鄂东南地区晚稻不同氮肥施用量与病虫发生及产量的关系-《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