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约2.53千字
- 约 20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2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土法冶炼铅锌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及优势植物相关分析作者:江洪 何斌 骆强 张以忠 赵英松 甘国东 史开举 吕涛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15期
摘要:从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土壤重金属及其与植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通过生物地球化学的方法,测定土壤与植物重金属含量。野马川和妈姑镇废弃地均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Zn、Cd和Pb的污染相对严重,含量特征表现为Zn>Pb>Cu>As>Cd。植物体内重金属离散程度顺序为Zn>Pb>Cu>As>Cd,与土壤重金属含量顺序一致。植物中重金属元素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
关键词:铅锌矿废弃地;重金属;优势植物
中圖分类号:S1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5-3875-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5.017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and plant heavy metal pollution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By the method of biogeochemistry,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ent in soil and pl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aste land of lead-zinc smelting were serious heavy metals pollution in mine spoils of Yemachuan and Maguzhen town, every mine about the pollution of Zn,Cd and Pb were the most serious, and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 of heavy metals in the order: Zn>Pb>Cu>As>Cd. The order of discrete degree of heavy metals in plant was Zn>Pb>Cu>As>C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 in order. Heavy metals content in plan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P
Key words: lead-zinc mine wasteland; heavy metals; advantages plants
贵州省西北地区铅、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便开始在赫章妈姑地区从提炼银发展到土法炼锌。70年后期,锌产量逐年递增,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土法炼锌造成环境污染相当严重[1]。炼铅、锌中产生的炼锌废渣散落在山坡、河道旁,导致旱地荒耕,造成了该地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炼锌所释放的重金属在土壤中具有毒性大、易积累、难降解的特点[2];此外,冶炼过程产生的大量烟尘含有Pb、Zn、Cd等重金属元素,借助风势而扩大影响,导致生态环境问题[3]。重金属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对植物的生长有较大的危害,而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
国内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毒性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杨元根等[2]、李海英等[3]对中国工业区、重金属矿区开采、冶炼,土壤环境等污染进行研究,发现受矿山开采的影响,附近及下游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蔡美芳等[4]、王英辉等[5]、江洪等[6]对矿区土壤、植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研究,发现植物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特点,对污染物的敏感度是种子植物10倍之多;且其体内重金属的累积量还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污染的强度与程度,是一类良好的指示植物。但是,贵州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以及土壤重金属与植物中重金属的相关分析报道较少[7]。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贵州西北地区2个具有代表性的土法炼铅锌矿尾矿区、废渣区的现状进行现场勘测调查、采样分析,探讨废矿区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矿区污染评价和矿区的生态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野马川镇处于东经104°49′58″-104°50′03″,北纬27°08′06″-27°08′10″,海拔1 450 m,地势东高西低。气候温和,属暖温带春干夏湿气候,年均气温13.5 ℃,年降雨量870~1 000 mm,年总积温4 745 ℃,无霜期24
同期文章
- 财政分权、城市偏向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 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因素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 有机农产品购买行为差异及成因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 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 现代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用地规划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 基于GIS的射洪县退耕还林决策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及预测-《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产业生态系统构建及调控策略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 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动交易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5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森林土壤磷酸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 八一锰矿恢复区(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 基于SPOT—VGT的陕西黄河湿地保护区植被覆盖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 贵州织金金矿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风险评价-《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 富硒链霉菌wh63的鉴定及富硒特性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 基于分子量分布的生活污水荧光光谱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 预处理废报纸对水中甲基蓝的吸附特性-《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 盐渍土饱和泥浆与其浸提液间电导率换算关系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 成都市夏季热岛效应动态变化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 近53年湖南高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4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