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约1.68千字
- 约 12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1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木本植物吸收特征作者:林晓燕 唐彪 熊云武 裴东辉 龚亚龙 杨胜香 许建新 赵亮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18期
摘要:调查了湘西李梅铅锌矿区废弃地植物,分析了矿区植被物种组成、土壤和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为铅锌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李梅鉛锌矿区的高等植物共有20种,隶属12科,19属,且优势种全为木本植物,含灌木(或小乔木)、乔木、木质藤本植物;土壤重金属主要是Zn、Pb、Cd污染,且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GB 15618-1995),超标倍数分别达2.74~16.65、1.08~7.08、31.17~118.43倍,污染严重;6种优势植物除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植物体内Zn、Pb、Cd含量较低,为Zn、Pb、Cd的规避型植物外,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aeus) L'Heritier ex Ventenat]、地果(Ficus tikoua Bur.)、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 DC.]均表现对Zn、Pb、Cd具有一定的吸收,其中,两面针对Cd的吸收富集能力较强,为Cd富集型植物。
关键词:铅锌矿;木本植物;重金属;湘西
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65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8.01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视,对金属矿区及其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也越来越多。金属矿山在其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矿水和尾砂矿,造成矿区及其周边地区土壤pH极低、重金属含量高[1],限制了植物在尾矿废弃地及其周边地区上定居、生长[2-6]。而研究尾矿废弃地是寻找适于其生态修复植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对湖南湘西花垣县李梅铅锌矿植被组成进行了调查,对土壤和主要优势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以筛选出耐重金属的植物,为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花垣县(东经109°11′-110°55′,北纬27°44′-29°47′)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中部、西部和西北部,分别与贵州省和重庆市接壤。境内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植物资源,已探明矿产20余种,其中铅锌矿矿藏量位居湖南省第一位,而李梅铅锌矿是其主矿区之一,开采历史已超过20年。原始植被为亚热带典型山区植被,草本植物、灌木、阔叶树、针叶树丰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1.2 样品采集
2015年6月对花垣县李梅铅锌矿进行了植物调查和采样,记录矿区所有自然生长的植物,植物的丰富度按目测估计[7],分为三级,分别为优势种、常见种和偶见种。同时采集主要优势植物的地上部分和根部及其所在区域的土壤。每种植物采集3~5株组成混合样,同步采集3个平行样。土壤样品采集每种植物所在区域0~30 cm的表土,将3~5个采样点土样组成一个混合样,同步采集3个平行样。所有样品采集后立即装入塑料密封袋,作好标记,带回实验室。
1.3 分析测定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室内自然风干,除去土壤中的石块、植物根系和凋落物等,并研磨过100目尼龙筛,包装登记后保存备用。土壤的Cu、Zn、Pb、Cd全量均采用HCl-HNO3-HF-HClO4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GB/T 17138-1997)。
将运回实验室的植物样品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洗净,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将样品置于烘箱内105 ℃杀青30 min,然后65 ℃、48 h烘干。干样用万能粉碎机磨细,过0.25 mm的尼龙筛,备测重金属含量。植物重金属采用HNO3-HClO4联合消煮(GB/T 5009.11-···试读结束
同期文章
- 松嫩—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 福建省城镇化水平实证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 农机农艺协同融合机制与策略-《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 基于PEST分析的中国农业众筹发展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 大别山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基本指标及实践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 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生产组织创新-《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 襄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的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 1961—2010年中国区域积温的演变趋势-《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 人工湿地细菌量与污染物去除率相关性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 调环酸钙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调控作用-《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 枣庄石榴根结线虫的鉴定-《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 几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初报-《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 薇甘菊次生物质对椰心叶甲的忌避活性-《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 真姬菇菌糠栽培食用菌试验初报-《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 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7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