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约1.63千字
- 约 11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1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带着语言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作者:金国桢来源:《语文天地》2021年第01期
语言是文本的外部形式,也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抓手。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品读和感悟语言的过程。教师既可运用语言来切入课堂,也可依靠语言理解来打通文章,一步步进入文本深处,完成对文章丰富意旨的把握。带着语言走进并深入文本,就是用最本真的语文方式学语文,可以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是一种朴素又理想的阅读教学路径。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散文名篇。写作此文时的巴老已是文学技巧洗练,回归本真的写作状态——写作已不再是写语言文字本身,而是在写灵魂。“全文没有令人费解的象征、隐晦的比喻,有的只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自然话语,形成‘我手写我心’的风格。读者所看到的是作者痛苦的、真诚的、没有任何矫饰的心灵原生态,正因为如此,才更能达到打动读者的直接效果。”但是,一般读者读了本文之后,除了感觉作者是在深情回忆和怀念小狗包弟之外,可能觉察不出作者还有哪些写作意图,品味不出文章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特殊味道。
其实,这篇回忆性散文绝不只是表达对包弟的怀念和歉意,也不仅是为了鼓励人们要敢说真话,以表明自己是一个勇于自省自责的道德楷模。巴老更重要的意图是借怀念包弟、借对自我灵魂的深重忏悔和深刻拷问(文章后半段的语言充满着巴老强烈的负罪感和自审自悔)来展现文革对纯朴人性的残酷践踏,隐秘地表达自己对十年浩劫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人性的深切呼唤。
简单说来,文章的主题包含四个层面:一是写作对象层面,即怀念“包弟”;二是写作主体层面,即反省“自我”;三是时代背景层面,即批判“文革”;四是启示意义层面,即呼唤“人性”。我以为,前两个层面是这篇散文显于外的浅层目的,后两个层面则是藏于内的深层意旨。一般中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前两个层面易懂,而后两个层面往往难以领悟。
然而,对于本文的教学,多数执教者仍停留前两个层面。不少课例虽涉及对文革的介绍,却只是将其作为创作背景,并未将其抬高到文章的主题高度,且过渡使用大量文革时期的图片,冲淡了课堂的语文味。
那么,对于这样的文本,教师能否在原生态阅读基础上,通过原汁原味地咀嚼语言文字来一步步引导学生读懂读透文章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试结合教学环节谈谈如何带着语言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
环节一,初读感知
问题切入:作者巴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请用文章中的语句回答。
读完全文,不难发现,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是作者对写作目的的总结。我从这两句话切入,巧妙自然,学生也容易找到。为便于讨论,我将其分解为两个问题。
分解一:为什么“我怀念包弟”。
这个问题的阅读范围主要是文章第二第六自然段,为防止学生不着边际地随意漫谈,我引导学生紧扣文章相关段落和语句:“我怀念包弟”,是因为什么?请从第二、第六自然段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包弟是一只怎样的(特性)小狗,它带给了“我”和家人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
教师提示学生品味加点词语尤其是限定词语,下同:
“它不咬人……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温顺、通人性、讨人喜欢)
“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乖巧、可爱);
“它看见……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包弟每天清早守在……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对主人热情、依恋主人、无比忠诚)。
同时,我提醒学生注意作者写家人对包弟情感态度的语句和其他段落里写包弟的语句(“我的儿子也很高兴”“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以前……我就想笑”“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并小结:包弟带给“我”和家人很多的感动、快乐、自豪以及精神上的满足与慰藉。
分解二:为什么“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这一问题虽然学生容易回答(“我”把包弟送到了解剖桌上,即“我”亲手把包弟送上了死地),但我仍提醒学生关注语言:···试读结束
同期文章
- 谈谈脱离拼音支撑的识字教学-《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 识字单元前置,教学该何去何从-《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 统编版教材“重复类”文本教学研究-《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 领略组合之美-《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读写教学设计-《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 衔接无痕 学以致用-《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 陆游的爱国诗探究-《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 运用预测策略 提升阅读能力-《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 教学意脉与文本意脉的美丽相遇-《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 浮生若梦,不如以乐遣悲-《语文天地》(2021年1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巧用微课激活中职语文课堂-《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 高中智趣语文课堂构建途径探微-《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 在文言文教学中传承担当精神-《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 “人物对话”撬动传记教学-《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由教内容向教形式转变-《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 高中诗词鉴赏教学策略-《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 多层次设计古诗文作业-《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 不要忽略那一抹色彩-《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 浅析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语文天地·高中版》(2018年4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