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
- 约1.62千字
- 约 9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冶金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研究作者:叶苗 王昌明 沈俊威 吴建立来源:《学理论·下》2012年第12期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在校大学生党员数量与日剧增,有效保证青年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目前,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认真思考青年大学生对于党性的多种认识,如何在现实情况下促进大学生党性的成熟和增强学生党组织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建立发展、教育和管理“三位一体”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保持各项机制的生机和活力,使得大学生党员形成正确的党员价值观并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员质量;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149-02
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在加强大学生党员建设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少数学生入党动机不明确、发展党员的评价标准尚未量化、党员教育形式单一且缺乏长效机制、党建研究专家缺乏等。如何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笔者于2012年6月,以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共投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在关于近年我院学生党员素质的调查中,情况不容乐观,高达41.71%的调查对象,认为近年学生党员的素质一般,6.29%认为比较低,1.14%认为很低;仅17.05%的调查对象认为身边的学生党员很好地起了模范带头作用,67.61%认为起了作用但不明显,15.34%认为根本没起到作用。
经整理分析,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欠佳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明确
在问卷中“请问你的入党动机是什么(多选)”,尽管有174人选择了“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但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121人选择了“为了找工作方便”,11人选择了“家长要求”,6人选择了“随大流”,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平日工作中,培养对象面向笔者思想汇报时,一定程度的学生坦言或流露,入党可以获取政治资本,以便在评奖评优时加分,毕业时可以增强就业竞争力。面对意识形态急剧变化的今天,强行要求学生入党在短时间内转变为“只谈奉献,不谈索取”不太现实,这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加强思政教育同时,对党员的个人表现进行全面考察;同时,引导学生党员将实现自身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有机结合。
2.发展党员的评价标准尚未量化
作为先进性代表,党员个体在学生群体中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均应纳入发展考核的衡量标准。但在实际推优过程中,学习成绩却作为发展门槛,明确要求发展对象“须获得奖学金、英语通过四/六级、且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工作经历”。由于该标准各项条件缺一不可,直接将热衷院系集体荣誉,付出大量精力但成绩稍逊的学生干部拒之门外;也有部分学生混个“官职”,只顾埋头学习,根本谈不上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你认为目前影响学生党员整体形象的主要因素”问题中,8.15%的调查对象认为学生党员理论水平差,15.02%认为其道德水平差,28.33%认为其服务意识差等,仅3.43%的人认为其学习成绩差,可见将学生党员的成绩作为发展的“一刀切”标准,并不能有效保证党员群体的整体素质。构建科学的学生党员质量评估体系,势在必行。
3.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工作不太严格
在调查对象受访过程中,26.7%的学生反映尽管党员发展的制度较为齐全,但落实的措施不到位。“你认为我们学院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否严格按照流程”,47.73%的人认为很严格,35.23%的人认为一般,5.11%的人认为不严格。其中,造成“···试读结束
同期文章
-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推动高校的开放式发展-《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 辅导员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建设的实效性分析-《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 高校人才派遣制教职工群体现状及问题研究-《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 关于高校二级教代会建设的几点思考-《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 浅析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 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 关于见义勇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 中韩传统德育比较初探-《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 论高校师德典型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榜样意义-《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学校、企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初探-《学理论·下》(2012年12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形势下经管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 论中国失业保险的道德风险问题-《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 加强新疆基层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价值-《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 浅析转型时期农村不同群体的人际关系差异-《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 当下中国社会道德事件频发之归因分析及对策-《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 关于大型赛会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与赛后资源转化的探讨-《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 刍议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 试析人力资本投资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 从哲学经济学视角看初级股份合作制的性质-《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现状与发展建议-《学理论·下》(2012年6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