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约1.65千字
- 约 10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1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基于C—D生产函数的湖北省油菜单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作者:陈云飞 冯中朝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18期
摘要: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鄂中北和鄂东南三大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产区分别选取荆州、襄阳和黄冈3市,利用C-D生产函数分析了2002-2011年总化肥用量、机械作业量、种子投入、机械灌溉量、自然灾害发生率及农药用量6个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这6个影响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情况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湖北省三大产区油菜单产的影响情况并不一致。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机械灌溉量上;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总化肥用量;鄂中北油菜单产上升则可能来源于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和机械灌溉量的改善等综合因素。其他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单产;影响因素;C-D生产函数,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8-4475-04
湖北省是中国重要的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生产省份之一,从1996年开始,其油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优质率等多项指标一直位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的1/6,占世界的1/22,特别是“双低”油菜,普及率已经达到近100%,是全国最大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然而,就油菜单产而言,湖北省则处于落后水平。与国际上相比,其单产水平仅为德国的1/2,与国内省份比较,湖北省也只处于中游水平。2010年,湖北省油菜单产不仅低于江苏省,甚至不及河南、安徽、四川等省[1]。因此,分析湖北省油菜单产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利用C-D生产函数进行了大量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分析[2-5],研究油菜单产影响因素的文献也较多。黄佳[4]分析影响中国油菜单产采用的因素则为总肥料费用、畜力与机械作业费、种子费、灌溉费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率;李然等[5]认为影响中国油菜单产的最大因素为物质费用、劳动力、政策制度和灾害;刘学军[6]认为中国油菜的生产潜力主要取决于单产水平及播种面积的增加,技术进步是提高单产的关键因素,南方冬闲田的开发利用是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途径。
就湖北省而言,朱永慧[7]分析了播种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林牧副渔劳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農药使用量、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成灾面积等影响湖北油菜生产的因素。目前仍没有专门分析湖北省油菜单产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水平的公开文献,本研究即采用C-D生产函数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2 C-D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是表示某个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所能创造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该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ALαKβ (1)
式中,Q表示总产出,L表示劳动投入,K表示投资,A是常数项,α、β分别表示劳动投入和投资的弹性系数。
若生产要素不止两个,则C-D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3 模型设定与估计
3.1 模型设定
在影响因素的选择方面,考虑到技术进步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政策制度的可测性等因素,在黄佳[4]选取的5个因素的基础上,增加农药使用量,共6个影响因素。
依照式(3),可以建立如下模型:
式中,YY表示油菜的总单产水平;RTFLC表示总化肥投入水平;RTLMC表示机械作业水平;RSDC表示油菜种子投入水平;RIRC表示机械灌溉水平;DR表示自然灾害发生率;RPEC表示农药投入水平;i表示湖北省油菜生产的市(州、区);t表示年度;a,b表示待定参数;μ表示随机误差。
在模型结果中,预期各投入的系数值为正,自然灾害发生率的系数值为负。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在江汉平原、鄂中北和鄂东南三···试读结束
同期文章
- 咸宁苎麻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对策-《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 农业创业教育培训不同模式效果比较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 基于生态链的农业物联网可持续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 构建贵州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消费体系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 市民消费需求与城市农业发展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 不同环境下家庭农场的形成路径探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 基于图谱分析的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区域差异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与时间演化特征-《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 耐寒柑橘愈伤组织诱导优化-《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 热纤梭菌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克隆与表达-《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8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影响鄂西烤烟外观和感官的关键气候指标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 调控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制丝工艺参数模型-《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 抗重茬剂施用时期对烤烟产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 卷烟主流烟气七种有害成分释放量与烟叶产地、年份之间的关系-《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 土壤pH对烤烟K326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 北京地区三个日本晚樱品种花芽形态分化的比较-《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 浙南地区山地栽培辣椒品种比较试验-《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 四种绿化树种新梢生长及叶片生长规律-《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 乙烯利、烟酸对鸡腿菇液体培养中菌丝体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 进口水溶性肥料对朱顶红盆栽苗生长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6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