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约1.75千字
- 约 10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 1、本文档共1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对当代技术问题的一点思考作者:于静怡来源:《学理论·下》2021年第01期
摘 要:在现代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技术在高速发展,面对这种境况,思考技术成为一种必然的事情。本文从阐述现代社会遭遇技术的必然性的角度切入,同时讨论了“技术决定论”是否合理,进而阐述马克思的理论在面对这个技术占据重要地位的时代所具有的合理性以及所给予我们的教诲。
关键词:技术;现代社会;技术决定论;马克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时代之好在于我们遇见了技术,时代之坏在于我们遭遇了技术。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科学技术又要再一次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这个时代,在今天,人们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着技术,谈论技术,思考技术已然成为一种正确的事情。毋庸置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一方面,技术带给我们伯林所说的一种意义上的自由,即自由去做某事的自由(free to do);但是另一方面,现代的技术遮蔽了人们对世界的观看,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体悟,从而使人陷入一种虚无的状态,也即斯蒂格勒在《意外地哲学思考》中所说的“造成谎言和错误的忘记则是技术(失忆)的结果”[2]。以上这些,都迫使我们去思考在技术的时代,人类究竟应该怎样与这个世界相处。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路,以现代遭遇技术的必然性、“技术决定论”是否合理、以及马克思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面对技术时的启示为视角,对当代的技术问题进行一点思考。
一、现代遭遇技术的必然性
在笔者看来,现代遭遇技术具有必然性。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缘起于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那里,人与技术相遇,或者说人遭遇技术,是人所命定的“天数”,没有逃避的可能性。海德格尔曾经这样说道,“技术乃我们时代的天数,天数又是一种无可更改的进程之不可避免性。”[3]这虽然有些悲观主义的色彩,但是却在無奈中为我们“澄明”了这一技术必然会出现的事实。从笔者的角度看,阐述现代遭遇技术的必然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讲,作为人而存在于世间的我们总是具有有限性的,所以,为了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为了奠定生存之基,人天然地对于自然的无限性有一种追求与渴望。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技术的使用能够使得自身更好地满足需求,从而使得生活着的世界有了一种保障。所以,在这种稳定性的驱使下,技术作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确立了下来。更进一步,在对技术的使用中,人们又获得了一种控制感实现的精神上的满足,与控制感的满足一起到来的是无法舍弃的“依赖”之感,所以,技术毫无悬念地在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延续。人们在利用技术或者说技术在带领人们从有限走向无限,满足了人们需求的过程中,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伤害。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康德对身处于现代的我们的警示。康德在“批判”中告诉我们要有划界的意识,只有在划界中,人作为人而存在才得以可能。但是当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开辟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之时,人们对于技术逐渐抱有愈来愈大的期望,在这种境况下,划界的意识早已被膨胀的欲望挤压。所以,尼采高呼着“上帝死了”,并且要重估一切价值。海德格尔同样也是这样一种思路。当海德格尔得知,人类的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将人类自身送到月球上的时候,海德格尔所表达的只有叹息。因为人类通过技术又突破了自身的界限,当人类不断突破界限,失去划界意识,并且还以此为傲时,人类的命运值得去担忧。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说,遭遇技术具有必然性,遭遇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具有必然性。
其次,从人类社会一直以来发展的主题——“现代化”来看,我们遭遇技术具有必然性。其技术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具有深刻影响的当代法国哲学家、解构理论大师德里达的得意门生斯蒂格勒,在2018年出版的新书《意外地哲学思考》中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显露”出了这个问题。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译者许煜这样总结斯蒂格勒对技术的思考,“斯蒂格勒的哲学思考正是来自对意外的思考,这个意外即是技术之于存在的意外”[2]。笔者并不同意这个看法,因为西方重视外形、重视功能的思维似乎早就注定了西方思想的技术走向,因而对技术的思考并不能说是“意外的”,而应该是一···试读结束
同期文章
- PPP模式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 历史学的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 笔山书院的前世今生-《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 宋代泉州城市民阶层的社会结构-《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 南宋浙东地区水利事业论述 -《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 谦逊型领导在企业信任文化构建中的效应-《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 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养老文化的人类学观察 -《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 智能机器人的伦理困境-《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 克尔凯郭尔个人生存之路及其非理性主义转向-《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研究-《学理论·下》(2021年1期).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市场中介组织的经济法属性研究-《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 浅论反垄断法中的经营者承诺制度-《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 对印证证明模式的再思考-《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 云计算下数字版权的保护浅议-《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 党建引领“过渡型”社区治理新模式-《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 “互联网+”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探析-《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 宋希庠农业思想初探-《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 13世纪英格兰乡村市场初探-《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 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研究-《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 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探析-《学理论·下》(2019年11期).docx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