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第11课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第11课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一单元共有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敬畏自然》是本单元的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作者针对长期支配人们的一些观念如“征服自然”进行质疑,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本科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并让学生品味本文极富意韵和文学色彩的语言。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把七至九年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段。八年级下学期继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本课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这一单元共有五篇文章。《敬畏自然》是本单元的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本文在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的语句作了论述,极富意韵和文学色彩。 《敬畏自然》是初中教材中的一篇高难度的课文。它的“难”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文体的陌生。《敬畏自然》既像议论性,又像散文,教参上把它命名为“议论性散文”。初中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对如此文体“杂糅”的课文该如何定位如何教,教师必须慎重。 二、是文字的艰深。《敬畏自然》的说理抒情都相当抽象,特别是课文后半部分,涉及到很多非常前沿的生物学乃至于哲学理论,八年级学生如果要深入理解还有相当困难。所以,教材内容如何取舍也非常关键。 三、是观点的新颖。新颖自然是好的。但是新颖的东西也往往更具争议性。这使教学深度值的确定难度加大了。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议论较多,内容宏大,文句流畅,能引起学生对天地自然产生遐思,这是这个文本的特点,也是八年级学生学习这个文本所要面临的挑战。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立论、论证等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这篇散文,只能给以科学思维情感上的认识,使其得到一定的忧患意识。再者学生对“与天斗”“与自然斗”“人定胜天”的历史不熟悉。也没有进行过宇宙宏观的思考,对于大自然是有智慧的这个论断,比较难以接受。只是近几年来,各国大小地震不断,伴随海啸的触目惊心的场景,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威力已不再陌生。 八年级的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无论从语言还是思维都处于一个有待发展阶段,他们对文章论辨性、哲理性的语言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所以,如何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兼有哲理性的文章,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这是教师所要致力追求的。本设计旨在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文本。以此来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11、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 正确识记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阅读课文,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能力目标 1)掌握反问的修辞手法,理解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情感的作用。 2)理解本文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和对比的运用。   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3.感情目标   1)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2)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并品味句子深层含义,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2.理解议论性散文的表达方式,把握课文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述的。 教学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把握作者提出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2.研读探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蕴含哲理的语句,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3.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和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展示宇宙图片 浩瀚的宇宙,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万物,创造了人类,使人类在大自然的庇护中生生不息。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地球上出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生态问题。人类一度宣称要征服自然,却遭受到自然无数的惩罚,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人类应对自然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今天来学习《敬畏自然》。 解释题目及文体: 本文标题是“敬畏自然”,请你说说“敬”和“畏”两字在文中的含义 答:“敬畏”是又敬重又畏惧。包含了对大自然的崇拜。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这种散文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议论性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简介作者: 严春友:生于19

文档评论(0)

wenm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