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第11课 过秦论(学案).pdfVIP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第11课 过秦论(学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过秦论》学案 【素养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和铺排渲染的语言特色。 3.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重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介绍 贾谊(前 200—前 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著有《新书》十卷。以文 才显名,后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掌管文献典籍。不久就擢升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倚重。因提议改革政 治,遭权贵老臣嫉妒毁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 一年后也忧郁而死。 贾谊的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辞赋著名的 有《吊屈原赋》《服鸟赋》。 其文议论风发,雄辩有力,颇有文采,针砭时弊,酣畅淋漓,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所推 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并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因此,后世往往把屈原和贾谊并称 为 “屈贾”。 2、题 目解说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 斥秦的过失。过,名词用作动词,指出……的过失。论,是一种文体。“过秦论”,就是指斥秦的过失的论文。 3 、文学常识 论辨文 论辨文是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有 “原……”“……论”“……辩”等文题形式。这种文体是作者对祟 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从根本上进行考查、探讨,辨是非,别真伪,表明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写作时一般援事引例,引经据典,或论其事实,或批驳谬误,语言富有论辩力,逻辑性强,又颇具文采。 据《昭明文选》所载 : “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 “太史公日……,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 等。” 4、写作背景 贾谊所处的时代,属西汉的 “太平盛世”,许多人认为当时天下 “已安已治”了,但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 危机四伏。按照贾谊的说法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治安策》)由于大地主大商人势倾王侯,土 地高度集中,农民大批逃亡,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贾谊 从秦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他目睹现实,深感忧虑。 写作《过秦论》,名为“过秦”,实为“规汉”,希望汉朝统治者以秦为鉴,施行仁政,改革政治,缓和矛 盾,避免社会危机。 5、资料链接 《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至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后 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 一天下后没有施行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在 秦面临危亡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合纵连横 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各自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 秦两诸侯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的诸侯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的诸侯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的诸侯国;连横就是秦或 齐拉拢一些诸侯国,共同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多个弱的诸侯国抵抗一个强的诸侯国, 以防止被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的诸侯国以作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的诸侯国,以达到兼并 和扩张土地的目的。当时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