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方案
1.1总体布局
1.1.1土地利用布局
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结构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变化的地类主要为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园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工程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达到349.85公顷,耕地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82.4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4.01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0.37%;林地4.18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98%,其中有林地2.83公顷,占项目区面积的0.67%,其他林地1.34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32%;交通运输用地7.6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79%;水域及水利设施面积12.78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01%;其他土地面积1.7公顷,占项目区面积的1.34%。详见表5。
表5 土地利用规划表
一级分类
一级编码
二级分类
二级编码
牧野乡项目区(整治后)
亩
hm2
%
耕地
1
水浇地
12
5247.75
349.85
82.46
园地
2
果园
21
2.25
0.15
0.04
林地
3
有林地
31
42.45
2.83
0.67
其他
33
20.1
1.34
0.32
小计
62.55
4.17
0.98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0
城市
201
1.4
0.36
0.08
农村宅基地
203
568.2
37.88
8.93
采矿用地
204
77.85
1.19
1.22
特殊
205
8.7
0.58
0.14
小计
660.15
44.01
10.37
交通运输用地
10
公路
102
97.5
6.5
1.53
农村
104
16.5
1.1
0.26
小计
114
7.6
1.79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1
河流
111
163.95
10.93
2.58
坑塘
114
21.05
1.67
0.39
沟渠
117
2.7
0.18
0.04
小计
191.7
12.78
3.01
其他土地
12
设施农
122
81.5
1.7
1.34
合计
6363.9
424.26
100
通过综合整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由88.16公顷减少到44.01公顷,减少了44.15公顷。村庄面积减少主要是通过新村建设面积小于旧村复垦面积实现。
表6 整治前后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对比表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牧野乡项目区
(整治前)
牧野乡项目区
(整治后)
增减面积
亩
hm2
亩
hm2
亩
hm2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农村宅基地
1322.4
88.16
660.15
44.01
-662.25
-44.15
1.1.2主要工程布局
(1)总体布局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把解决城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使城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以《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区位交通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充分利用现状有利条件,因地制宜,按照“统一规划、节约用地、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指导,确保困难住户的住房得到妥善解决,住房质量、小区环境、配套设施明显改善,困难家庭的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
(2)居住建筑布局
项目总平面布局本着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环境宜人、交通顺畅、管理方便的原则进行布置。综合考虑国家、省、市有关住宅产业的技术要求。公建主要集中布置于小区入口附近,方便居民使用,小区住宅以6层条式为主,部分为4、5层。布局采用行列式进行布置,与公共建筑相互结合、协调搭配,丰富居住小区的环境和平面布局,使小区面貌新颖别致、灵活多样。
根据地块地形现状和特点,组织好小区由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相互联系和组合。以集中的绿地及广场为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游憩及信息交流的场所;以楼间限定为半公共空间,为组团级楼群的居民提供交往空间;充分考虑居民的私密性,规划为居民提高良好的私密空间。根据小区空间的合理限定,空间构成还充分考虑了小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相互渗透和协调,使小区空间环境与城市空间环境更加融洽,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规划总户数1320户,可容纳5500人,安置合理密度进行建设,通过规划路网、建设公共绿地,配套相应的公用工程设施,提高生活质量。
(3)绿化设计
为了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小区绿地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布置,出小区中心绿地外,在房前屋后、零星地块见缝插绿进行建设,方便居民、美化环境,使人们不如小区后,有一种步移景异、赏心悦目的美好视觉效果。
植物配置以禾木和常绿观赏植物为主,既提高绿量,容易形成大景观效果,又可在夏季遮荫蔽暑。另外还可以间植落叶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