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docxVIP

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 ? 洪宜聪 丁 珌 刘化桐 朱祥锦 沈彩霞 (1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 福建三明 365050;2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州 350012;3 福建省邵武市林业局 福建南平3 540003;4 政和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353600;5 福建省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服务站 福建三明 365000; 在竹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涉及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其中竹笋质量安全是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竹林土壤、竹笋中均能检测出化学农药残留,局部地区还有偏高的现象,这是由于防治竹林有害生物频繁过量施用化学农药的缘故,这一不当措施已威胁到竹笋质量安全,影响了周边环境及生物生存,使得竹笋农药残留剧增,林分生物多样性下降,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因此生产上急需一系列无公害用药的指南。 选择只对靶标昆虫作用而对人类和环境安全的农药,将它们运用于竹类有害生物害虫的防控,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黄健韬等[1-5]研究了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竹类主要食叶害虫中的应用,但有关生物化学农药用于竹类害虫的防治研究尚未见报道。 生物化学农药与传统有机合成化学农药不同,它是通过非毒性的机理,通过调节或干扰植物(或害虫) 的生长、繁殖和行为,达到施药目的。其同样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 为践行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理念,本研究从解决治虫与生态保护矛盾、实现“和谐森保”的目的出发,自2020 年起选用不同剂型的除虫脲、氟虫脲、苯氧威、阿维·灭幼脲、阿维菌素和灭幼脲三号等商业化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幼虫开展毒力测定,并在福建三明市沙县区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建立试验区,开展林间防治应用试验,以明确参试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筛选出各农药的最适应用剂型和使用量,以期为刚竹毒蛾无公害持续控制提供科学用药指南。 1 试验地概况 选择福建省沙县(北纬26°06′—26°41′,东经117°32′—118°06′)高桥镇、富口镇和凤岗街道办等地毛竹林建立试验区,地处海拔320~590 m,年均降水1 780 mm,年均气温15.2~19.1 ℃,无霜期为309 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竹林主要伴生树种为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林下植被主要是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杜鹃 (Rhododendron simsii)、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乌 蕨(Stenoloma chusana)、紫萼(Hosta ventricosa)、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芒萁(Dicanopteris dichtoma)等[6-9],靶标昆虫是刚竹毒蛾,为2 龄幼虫,虫口密度61~119 头/株,虫株率为56%~82%。试验区基本概况见表1。 表1 试验区基本概况Tab.1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area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昆虫 试验昆虫为野外竹林中采回的卵块,经室内孵化为幼虫后置于培养箱饲养。培养箱条件设为: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75%,光照时长为14 h。采用经洗净新鲜的竹叶饲养至2 龄后,选取活动正常、大小相近的幼虫,分装到养虫笼备试。 2.2 供试农药与器材 试验所采用的6 种农药的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试验采用的农药种类Tab.2 Pesticide type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试验用到的主要器材:LHS-350HC 恒温恒湿培养箱(无锡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大疆T20植保无人机(额定载荷15 L,喷头雾化压力为0.2~0.4 MPa,喷嘴型号为SX110015VS;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2.3 研究方法 2.3.1 室内毒力测定 根据预备试验的结果,用二甲基亚砜将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等药剂稀释成6 个不同剂量的浓度,使药剂对刚竹毒蛾幼虫的致死率在20%~90%;采用微量移液器,将药液滴于2龄刚竹毒蛾幼虫前胸背板第2 节处,每次点滴药液0.5 μL,然后把幼虫放入有少量洗净晾干竹叶的玻璃皿内,盖好培养皿,作好标记。对照采用以点滴二甲基亚砜原液,每次点滴0.5 μL,每个处理30 头幼虫,各处理重复3 次。 于药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