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肠痹”医案25例.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肠痹”医案25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肠痹医案25例,以供大家参详。 1 郑敏生夫人,年三十三岁。二月十日诊。 病名:虚损。 原因:血亏之体,寒湿内蕴,调治不善,留邪成损。 证候:寒热盗汗,少腹悠痛,便闭面浮,容色青黯,怔忡不寐。 诊断:脉弱,舌淡失荣,血分寒瘀成损也。 疗法:甘温养血祛邪。 处方:桂枝一钱炒白芍五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一钱红枣四个吴茱萸一钱制半夏三钱北秫米四钱橘红一钱远志二钱茯苓三钱 次诊:二月十二日。 寒热已退,盗汗未敛,少腹坚满,便闭五日,夜寐已安,脉缓舌红。寒结肠痹,营卫不和,用玉屏风、五苓、半硫加味,温通寒结。 次方:生黄芪四钱防风一钱炒白术三钱泽泻三钱带皮苓四钱桂枝一钱吴茱萸一钱半硫丸一钱吞猪苓三钱生白芍五钱 三方:二月十四日改方。 畏寒盗汗,少腹坚满,大便已解,改方用补中益气合桂枝汤加减。 生黄芪四钱西党参三钱白术三钱茯苓三钱炙甘草一钱升麻一钱柴胡一钱陈皮一一钱香附三钱桂枝一钱炒白芍三钱制半夏三钱 三诊:二月十八日。 畏寒已差,盗汗未敛,二便通调,少腹微痛,脉缓舌淡红。胃气已苏,用通痹化湿法。 四方:当归三钱生白芍四钱川芎八分丹参三钱茯苓三钱米仁八钱稆豆衣三钱酸枣仁三钱泽泻三钱 效果服后汗敛,痛止病愈。 炳按:此肺脾阳虚,气滞血涩,似损未成损,乃损之初步治法。 魏长春 2 某。 食进脘中,难下大便,气塞不爽,肠中攻痛,此为肠痹。 大杏仁枇杷叶郁金全瓜蒌山栀香豆豉 另服肠气方: 川军酒制九次,二两上沉香六钱桃仁去皮尖、去油,六钱乌药一两硼砂腐水煮、炒,二钱 共为末,每服三钱,五更时舌上舔津送下。 原注:慕抚军天颜太史,曾患肠气,得此方,服之而愈。 费伯雄 3 此症与前肠痹不必另立一门 叶二十阳气郁勃,腑失传导,纳食中痞,大便结燥,调理少进酒肉坚凝,以宣通畅胃中郁热可效。 大便闭郁热燥结 川连芦荟莱菔子炒山楂广皮川楝子山栀厚不可入煎药 朴姜汁炒青皮 又热郁气阻,三焦通法。 杏仁郁金厚朴广皮白芦荟川楝子 叶天士 4 脐左右两傍按之痛,交子夜辘辘有声,时或气胀。此皆腑阳不通,欲结肠痹,非脏病虚寒矣。 八味汤不效谓此。 小茴香 川楝子 茯苓皮 青皮 猪苓 青木香 薛生白 5 五十八岁 癸酉二月初一日太阳中风,尚未十分清解,兼之湿痹髀痛。桂枝四钱 厚朴二钱蚕砂三钱杏仁三钱 防己三钱 茯苓皮五钱姜黄二钱 炙甘草钱半 广皮钱半二帖。 初二日 行经络而和脾胃,则风痹自止。桂枝八钱 白芍四钱炒 半夏五钱防己六钱 炙甘草三钱 生白术五钱生姜五片 大枣二个 水八杯,煮三杯,分三次服。头一次啜稀粥,令微汗佳。二三次,不必食粥。 初五日 左脉沉紧。即于前方加: 熟附子五钱 初六日 脉洪大而数,经络痛虽解而未尽除,痹也。小便白而浊,湿也。 桂枝三钱 泽泻三钱 黄柏炭一钱通草三钱 杏仁五钱 滑石五钱苡仁五钱 茯苓皮五钱 猪苓三钱 初九日 昨服开肺与大肠痹法,湿滞已下,小便亦清。 但大便与瘼中微有血迹,证从寒湿化热而来。未便即用柔药以清血分。 今日且与宣行腑阳,右脉仍见数大,可加苦药。如明日血分未清,再清血分未迟。 杏仁泥三钱 黄柏炭一钱 黄芩炭二钱 陈皮钱半 苡仁五钱 半夏三钱 滑石五钱 厚朴二钱 细苏梗一钱 头煎两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初八日 舌苔仍有新白,衣被稍薄则畏寒,身热已退。阳虚湿气未尽无疑。 桂枝三钱 苡仁五钱 白芍二钱炒 陈皮钱半 半夏五钱 生茅术二钱 杏仁三钱 厚朴二钱 全当归钱半 煎服均如前法。二帖。 初十日 诸证向安,惟营气与卫不和,寐不实,寐后自觉身凉,以调和营卫为主。 桂枝三钱 苡仁五钱 大枣二个 白芍三钱 陈皮钱半 炙甘草二钱 半夏六钱 生姜三片 茯苓三钱 六帖。 十六日 营卫已和。即于前方内加: 胶饴三钱 白芍二钱成五钱 七帖而安。 吴鞠通 6 黄。 渴饮绵绵,小溲不畅。 因火灼肺,金失下输之职也。清气不升,时发飧泄。 因湿伤脾,邪机转而下陷也。生制失权,本末同病。 证情与肠痹相似,兹仿其例而治之,未识是否? 旋复花紫蛤壳茯苓皮白苡仁泽泻升麻密炙通草川柏盐水炙黑山栀苦参桑白皮生百合煎汤代水 柳宝诒 7 江,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 今能食不运,医家悉指脾弱是病,但诊脉较诸冬春盛大兼弦。据经论病,独大独小,斯为病脉。 脾脏属阴,胃腑属阳,脉见弦大,非脏阴见病之象。 久病少餐,犹勉强支撑,兼以大便窒塞,泄气不爽,坐谈片刻,嗳气频频,平素肛疮肠红,未向安适,此脉症全是胃气不降,肠中不通,腑失传导变化之司。 古人云:九窍不和,都属胃病。 六腑为病,以通为补,经年调摄,不越参、术、桂、附而毫乏应效,不必再进汤药,议仿丹溪小温中丸,服至七日,俾三阴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