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喘病”医案80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喘病医案80例,以供大家参详。
1
于某,男,54岁,干部。
初诊:2001年11月6日。
主诉及病史:气喘咳嗽反复发作6年余,近1周喘息痰阻不能平卧。
缘6年前因感冒咳嗽不愈,后伴气喘痰多,逢秋冬气候突变,受风寒必作。曾到西医院就治,诊为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一周前因感受风寒、喘咳宿疾发作、喘息咳嗽,咯白黏痰,喉中痰鸣,胸满气逆,夜难平卧,大便3日未引,伴咽十喉痒,恶风寒,手足不温,喘而汗出,时有胃脘隐痛,不思食,夜溲多。
有慢性胃炎史。
诊查:喘息态、张口抬肩,下肢不肿,唇甲青紫、舌质淡暗、苔白厚腻、边有齿痕,脉细滑而数。
胸廓桶状、两肺散在干啰音、哨笛音,心率102次/分,心律齐,多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
血常规:血白细胞总数8.2×10ˉ9/L,中性76%,其他均在正常范围。尿常规(一),胸部×线检查: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表现。
辨证:喘咳数载,肺肾两虚,痰浊内阻,外邪引动。
治法:宣肺化痰,降逆平喘,佐以和血解痉。
处方:炙麻黄6g北杏仁12g牛蒡子10g白果10g黄芩10g苏子12g葶苈子15g姜半夏10g厚朴10g茯苓15g山药30g橘红10g当归10g白芍15g炙甘草5g地龙10g7
剂,水煎服,每日1剂。嘱避风寒。
二诊:2001年11月14日,上方7剂后,黏痰变稀易咯出,痰鸣轻,喘咳大减,夜能平卧,眠安,纳增,唯肢倦乏力,散步时尚觉气喘汗出,前方去白芍,加太子参15g、浙贝母10g,以益气运脾化痰。
三诊:2001年11月20日,又服6剂,喘咳基本控制,白痰量多易咯出,尚有大便结滞不畅,舌暗苔厚腻,脉细滑,继宗前法。
炙麻黄6g白果10g杏仁泥12g苏子10g黄芩12g姜半夏10g厚朴10g葶苈子15g牛蒡子15g山药30g当归12g莱菔子15g炙甘草5g地龙10g橘红10g茯苓15g
四诊:2001年12月4日,上方水煎服14剂,证情稳定,喘咳近平,痰少纳增,大便通畅,唯上午外出散步遇冷风吹后,咽喉紧,胸满欲喘样,腰酸胫软,乏力易汗,舌质暗、苔薄腻、脉沉细。
后以前方为基础加补骨脂15g,炒杜仲12g,配蜜丸常服,缓图固本。10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g,一天3次。
并嘱坚持户外活动,上午练呼吸保健操、下午适度散步。2003年2月10日随访:患者1年多来,先后服所配蜜丸5个多月,并坚持适度的锻炼,证情基本稳定,体质明显增强,去年入冬时感冒一次,咳喘咯痰但程度轻,自服中成药后,1个礼拜就好了。
按语:上述两个案例,均为慢性气管炎,例二合并肺气肿。
两例均有反复感冒,诱发咳、痰、喘病史,属于中医“喘咳”、“痰饮”病范畴,虽然病程长短不一,并发症有别,但综合脉证分析,均属虚中挟实,本虚标实证。
例一为肺脾气虚、风寒外闭,痰饮上壅,病在上、中二焦,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治愈容易。
例二系由肺脾及肾,有肾不纳气表现,病及下焦,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治愈困难。
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中说:“凡虚喘之证……若肺脾气虚者,不过在中、上二焦,化源未亏,其病犹浅。
若肝肾气虚,则病出下焦,而本末俱病,其病则深……”治疗方面,两例均本着标本兼顾原则。
例一肺脾气虚、风寒闭肺、痰浊阻肺突出,故开始以杏苏散合二陈汤化裁,先疏表宣肺化痰,待表寒解、肺气宣之后,去宣解药,加苓、桂、术诸品,着重运脾化痰,10剂药即喘定咳平。
最后以参苓白术丸健脾保肺固本收功。
例二肺脾肾俱病,治以定喘、二陈汤加补肾纳气大复方。
肺脾肾同治,定喘汤为治肺寒膈热喘证良方,二陈汤乃是痰饮咳喘通治剂,加牛蒡子、葶苈子、厚朴有助清肺利咽、除痰定喘;佐山药、补骨脂、杜仲以补肾纳气定喘。
此外,慢性反复发作性喘咳病,必然导致气虚血瘀络阻,故我常用当归、芍药、地龙,和血通络、祛瘀解痉定喘,每获良效。
杜怀棠
2
宋某,男,55岁。
初诊:1978年6月19日。
主诉及病史:原有肺结核病史,患哮喘病10多年。
有肺气肿(胸部×线透视:肺纹增加、肺气肿、肺门淋巴结钙化)。近半个月来,喘咳发作,下午重。
畏寒鼻塞,口干,服过氨茶碱10天无效。
诊查:舌苔黄腻、脉象浮弦。
辨证:属肺虚夹痰火,外束风寒。
治法:先治其标,拟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
处方:麻黄5g细辛3g制半夏10g干姜4g五味子5g桂枝7g甘草5g生石膏30g北沙参10g麦冬10g苦杏仁10g
二诊:1978年6月21日。
服上方药后哮喘较轻,但未完全停止,仍感畏风,口略干,脉舌如前,原法加筹。
处方:麻黄7g细辛4g制半夏10g干姜5g五味子12g葶苈子(包)12g桂枝10g生石膏30g苦杏仁10g炙兜铃7g北沙参10g生甘草10g党参10g第二方药服后,哮喘全平,改用扶正化痰善后。
按语:本例之哮喘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