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厚度饱和砂土中群桩P-Y滞回曲线规律研究.docxVIP

不同厚度饱和砂土中群桩P-Y滞回曲线规律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不同厚度饱和砂土中群桩P-Y滞回曲线规律研究 ? ? 李雨润,鲁元森,陈华斌,赵英涛 (1.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天津 300401;2.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401;3.邢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邢台 054001) 引言 桩基础与其他基础形式相比具有众多优点,其作为深基础的一种,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荷载作用和复杂地质条件。因此,在我国众多基础设施建设中,例如道路桥梁、港口海岸、海上风电与采油平台等工程,桩基础均得到了普遍应用。自然环境中这些工程难免会受到地震的危害,地震作用下桩基承受的主要水平动力荷载一般有振动荷载、风荷载以及波浪运动产生的水平荷载等[1]。1995年的阪神地震掀起了人们对于地基土液化引起地基土丧失承载能力,进而导致桩基础发生破坏,并直接引发上部结构损坏甚至使上部结构发生倾覆的研究的新高峰[2]。在液化土中,目前对桩-土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室内模型试验、现场足尺试验和数值计算[3]。其中室内模型试验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方法,原因是模型试验能够较为真实的还原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原型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揭示原型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比较普遍并且先进的室内研究试验方法主要有离心振动台试验和常重力振动台试验两种[4]。 1999 年ZHANG[5]等采用离心机试验,通过控制模型桩与原型桩的相似比,研究了单根斜桩与多根斜桩即斜群桩的横向承载能力,并根据桩身周围土体的极限抗压强度、地基的初始模量和仰斜式挡土墙的被动土压力理论对REESE[6]等首次提出的直桩与斜桩桩-土相互作用P-Y滞回曲线法进行了修正,从而使得P-Y滞回曲线法能够更加适用于直桩与斜桩的动力研究。YANG[7]通过连接实验P-Y 滞回曲线的峰值点,提出了致密砂的伪静力分析的动态P-Y 主干曲线作为双曲函数,其对应于最大土壤阻力。李雨润等[8]基于饱和砂土中3×3 群桩常重力振动台试验,利用OpenSees 平台建立了相应的群桩数值模拟模型,验证了OpenSees软件在研究桩基动力响应特征方面的可行性。刘春辉等[9]通过数值模型的方法对液化侧扩流场地桥梁群桩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群桩与单桩相比其桩顶位移和桩身弯矩随桩间距的增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梁发云等[10]通过离心振动台试验模拟了不同高度程度情况下上部结构及承台惯性作用对桩身弯矩分布的影响。景立平[11]等针对桩-土-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开展了地震荷载作用下核电桩基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为核电桩基结构的振动台试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鉴于上述研究,有必要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厚度饱和砂土中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因此,本文在常重力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对群桩-承台结构模型按一定的比例尺进行了相似的对比设计。通过输入峰值加速度为0.15 g 的正弦波,重点对不同厚度饱和砂土中桩群的P-Y 滞回曲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可为工程桩基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1 试验方案 1.1 振动台及模型箱 此次试验所采用的振动台,为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美国ANCO 共同研发的新型电磁驱动全数字化抗震仿真测试系统。本试验采用的小型剪切模型箱,能较好地集中刚性模型箱和柔性模型箱各自的优势,同时因为模型箱体在振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箱体各层间的横向相对位移,因而可借助加装阻尼器块和在箱体外部设置限位器块来对箱体各层间的侧向移动加以控制,从而使边界效应降低,增加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模型箱整体箱体尺寸为0.8 m×0.6 m×0.5 m,质量为480 kg。为了模拟桩底部的持力层,事先准备好一块打好孔的厚度约为50 mm 的橡胶垫铺设在模型箱的底部,然后把制作好的桩基模型的桩底插入预先留设的橡胶垫孔洞中,最后用环氧树脂进行修复固定即可。将粉质粘土均匀的撒落在饱和砂土地基土层的表面作为覆盖层,撒落厚度约为50 mm,以此来模拟桩基在分层土体中的自然状态[10]。振动台试验主体设备和小型剪切模型箱如图1所示。 图1 振动台和模型箱Fig.1 Shaking table and model box 1.2 模型相似比设计 为了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原型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根据模型桩与原型桩的相似尺寸关系来设计模型桩的尺寸。在振动台试验中,用细铁砂填充有机玻璃桩上部结构的空心部分,以此来满足桩的配重。根据Buckingham π 定理,以密度ρ、长度L 及杨氏模量E 三个物理量为基本,其他物理量可以由上面提到的三个基本量进行推导。本试验的模型桩与原型桩的比例关系为1:25,原型与模型的相似系数及相互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模型动力相似关系及相似系数Table 1 Dynamic si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