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饮⾷⽂化概论考试资料
中国饮⾷⽂化概论(闭卷考试)
⼀、名词解释
1、饮⾷⽂化:⾷物原料开发利⽤、⾷品制作和饮⾷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
和哲学,即由⼈们⾷⽣产和⾷⽣活的⽅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成的全部⾷事的总合。
2、⾷医合⼀:中国传统饮⾷⽂化四⼤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养⽣:中国传统饮⾷⽂化的四⼤基础理论之⼀,形成于先秦时期。饮⾷养⽣是⾷医合⼀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
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调理达健康长寿⽬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
⽂著中。
4、孔孟⾷道:中国传统饮⾷⽂化的四⼤基础理论之⼀,形成于先秦时期。⾸先是孔⼦和孟⼦饮⾷观点、思想、理论及其⾷⽣
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的“⼆不厌、三适度、⼗不⾷”和孟⼦的⾷志—⾷功—⾷德。
5、果腹线:在⾃给⾃⾜⾃然经济条件下,⽣产(⼀般表现为简单再⽣产)和延续劳动⼒所必须量质⾷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活基本⽔平的社会层次。该
层次的⾷⽣活基本⽔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活社会性标准。
8、饮⾷⽂化圈:是由于地域 (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化区位。
9、“五世长者知饮⾷”:语见魏⽂帝曹丕 《诏群⾂》,全句是:“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此⾔被服饮⾷⾮长者不别
也。”意即只有那些历代为官的贵富之家的上层社会成员,才可能对⾼层次的穿⾐吃饭⼀类⽣活之事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10、仪狄:中国古史传说夏禹时期的⼥性酿酒师,是见于⽂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酿酒师,事见 《战国策》等先秦典
籍。
11、陆⽻:陆⽻ (733~804)唐中叶复州竟陵 (今湖北天门)⼈。中国古代茶学奠基⼈、茶道创始⼈,民间称其为“茶圣”、
“茶神”、“茶仙”。所著 《茶经》为中国、亦为世界第⼀部茶学专著,也是迄今为⽌最有影响的茶学巨著。
12、中华饮⾷⽂化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周边地
区连接⽽成的饮⾷⽂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13、袁枚:袁枚清代中叶钱塘 (今杭州)⼈,⽣于康熙五⼗五年三⽉初三⽇ (1716.3.25)、逝于嘉庆⼆年⼗⼀⽉⼗七⽇
(1798.1.3),著名诗⼈、⽂学家,中国古代⾷学的集⼤成者,有“⾷圣”之誉。所著 《随园⾷单》是中国古代⾷学著作的典
范。
14、饮⾷⽂化层:中国饮⾷史上,由于⼈们的经济、政治、⽂化地位的不同,⽽⾃然形成的饮⾷⽣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15、灶君:中国历史上普遍祭祀的家庭保护神,即俗称“⼀家之主”的灶王或灶王爷。形制有两种:⼀是家庭祭祀的灶王爷爷和
灶王奶奶两位神主的坐像,⼀是⽤于商家店铺祭祀的灶君单⼈⽴像。灶君祭祀起源于上古的“先炊⽼妇”之祭,⼊汉以后逐渐转
化为男性崇拜。民间俗传腊⽉⼆⼗三 (或⼆⼗四)灶君要上天向⽟帝汇报⼈间所见善恶,故有以灶糖、灶果等祭灶的民俗。
16、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称满汉⼤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
承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17⾷医: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后和世⼦的膳事营养。是见于⽂字记载的⼈类历史上最早
的营养师。
18、茶⼈:中国历史上有茶学⽂化修养的嗜茶者,⼠是其主群体。
19、《茶经》:中国历史上第⼀部茶学专著,成书于758年,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著者陆⽻。《茶经》是中国
茶⽂化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系统的茶学思想和完备的茶道程序,对中国和世界饮茶风⽓与茶学发展影响重⼤深远。
20、《随园⾷单》:179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上成熟典范的⾷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经”,著者袁枚。该书约⼆万字,由⼗
四单和⼀序组成,记载了我国⼗⼋世纪中叶 (个别⾷品上溯⾄元明时代)的326种肴馔茶酒等名⾷,系统的⾷学理论和详确可
⾏的烹调⽅法。该书⾄今仍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并有相当的国际影响。
21、普劳:⼜作“朴劳”,我国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风味名⾷,汉语名为“⽺⾁抓饭”,由⽺⾁、稻⽶、胡萝⼘、元葱等原料焖制
⽽成。传统⾷法是⼿⾷。中亚地区普遍⾷⽤。
22、酒道:中国酒道源于上古时代形成的酒礼,体现敬、欢、宜的精神,根本要求是“中和”,即孔⼦所说的“惟酒⽆量,不及
乱。”
23、五福:语出《尚书·洪范》:“五福,⼀⽈寿,⼆⽈富,三⽈康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挑战奥数题测试卷(三)无答案人教版.pdf
- 2022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pdf
- 小学暑假作业设计发言稿.pdf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试题以及答案(3套题).pdf
-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2022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pdf
- 知识图谱科普文.pdf
- 《孙权劝学》《唐太宗不徇私》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pdf
-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 暑假计划二年级.pdf
- 七下数学暑假作业指南.pdf
-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万有引力与航天经典测试题含解析(3).pdf
- 2022-2023年康复治疗学期末复习-病理学(康复治疗学)考试全真模拟全知识点汇编押题第六期(含答.pdf
-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pdf
- 全校首届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pdf
-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真题】.pdf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一课一练课时练习暑假作业.pdf
- 推迟2022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考试时间的公告.pdf
- 长江职业学院2023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职毕业转段考试英语大纲+样卷+参考答案.pdf
-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pdf
- 一年级语文暑假作业设计 .pdf
最近下载
-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docx VIP
- Unit6+Understanding+Ideas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 VIP
- 高中物理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之板块模型.pptx VIP
- 05-吹瓶生产工艺Krones吹瓶教程.ppt VIP
- 中外合作办学的可行性报告.pdf VIP
- 2025年[指南]胃息肉 .pdf VIP
- 函数专题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5大题型).docx VIP
- 3.5.2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必修第一册) (教师版).docx VIP
- 2025年招标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pdf VIP
- 办公设备维保服务办公设备维保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