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 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定义: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 感染方式: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病变部位:肠道、肝脏 主要的临床表现:急性期、慢性期、晚期 概 述 * 病 原 学 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常合抱在一起,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主要在人体肠系膜下静脉内。存活时间平均为4~5年,长者达10~20年。 从童虫发育为成虫产卵,约1月左右。 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必须的唯一中间宿主。 雌虫位于雄虫抱雌沟内的雌雄合抱视图 * 病 原 学 腹吸盘 生殖器 抱 雌 沟 头部 尾部 * 生活史 1、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2、虫卵在水中发育孵出毛蚴 3、毛蚴侵犯中间宿主钉螺 4、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5、尾蚴在水中侵入人体皮肤粘膜 6、尾蚴随血流达肝脏 虫卵随粪便 体外水中 毛蚴 钉螺体内 侵入人体皮肤粘膜 毛蚴 母胞蚴 子胞蚴 尾蚴 随血流达肝脏 发育成虫 产卵 * 中间宿主钉螺 (Linus globosus) * 流行病学 日本血吸虫流行区: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 国内,根据不同地理环境、钉螺分布和流行病学特点分3型: 1.湖沼型 2.水网型 3.山丘型 ●传染源 主要是受感染的人和动物。动物:牛、猪、鼠。 ●传播途径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粪便入水 2.钉螺孳生 3.接触疫水 ●易感人群 人普遍易感。 以农民、渔民最多,与接触疫水有关。 夏季为感染高峰。集体感染后呈暴发流行。 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 发病机制 血吸虫尾蚴、幼虫、成虫、虫卵对宿主可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 虫卵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由含有毛蚴的虫卵,通过卵壳上微孔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使T淋巴细胞致敏,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吸引大量大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形成虫卵性肉芽肿。 血吸虫病引起肝纤维化是在肉芽肿基础上产生的。 * 病理解剖 基本的病理改变:虫卵肉芽肿反应 但每个发育阶段均可造成人体损害 病变部位:以肝脏和结肠最显著 * 病理解剖 结肠病变 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右侧结肠及阑尾也常累及。 急性期病变为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层有堆积的虫卵结节,溃破后形成浅表溃疡,排出脓血便; 慢性期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可引起息肉样增生与结肠狭窄、肠系膜增厚与缩短、大网膜缠结成团等病变。 * 病理解剖 肝脏病变 早期肝肿大,表面可见粟粒状黄色颗粒为虫卵结节。 肝纤维化:晚期肝脏门静脉分支周围与门静脉区纤维组织增生,产生干线型肝纤维化。肝表面有粟粒样、多少不等的虫卵结节与结缔组织的沟纹。其特点是肝内门静脉周围纤维化,引起门静脉高压症。 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阻塞与高压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 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开放:腹壁静脉扩张,尤以食道下段与胃底静脉曲张更为明显,破裂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 病理解剖 异位损害 指虫卵或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病变。 以肺与脑血吸虫虫卵沉积引起的病变相对较多。 多发生在感染后6个月至1年内。 * 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且多样性。 * 临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 发生于夏秋季,男性青壮年与儿童居多。 患者有明确疫水接触史。 约50%患者在尾蚴侵入部位出现蚤咬样红色皮损,2~3天自行消退。 潜伏期长短不一(30~60天),但以1个月左右居多。起病较急。 * 临床表现 发热 过敏反应 消化系统症状 肝脾肿大 其他:呼吸系统症状 * 临床表现 慢性血吸虫病 患者的症状可有可无。 无症状者 最多,仅在粪便普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虫卵而确诊。 有症状患者 主要表现为血吸虫性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 以腹痛、腹泻为常见,每日2~3次稀便,偶尔带血。 重型患者有持续性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常有肝脾肿大。 * 临床表现 晚期血吸虫病 巨脾型 腹水型 结肠肉芽肿型 侏儒型。 * 临床表现 异位血吸虫病 肺型血吸虫病 脑型血吸虫病 其他 * 实验室检查 血象 急性血吸虫病:E显著增多为特点,WBC在10~30*109/L,E占20~40%,有高达90%,但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E常不增多,甚至消失,代之以N增多。 慢性血吸虫病:E仍有轻度增多。 晚期血吸虫病:脾功能亢进,WBC、PLT减少,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 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 粪便内检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 急性期检出率高,慢性和晚期阳性率不高。 直肠活检 是血吸虫病原诊断方法之一。 免疫学检查 敏感性与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