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晚泊犊头阅读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中晚泊犊头阅读答案 【篇一: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t★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又寄升庵黄峨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日边:天边极远之地。此指作者丈夫杨升庵远谪的滇南之处。自 是:应该是。 (1)信是自己写的,又“懒”得发出,这不前后矛盾吗? 请分析诗歌首句“懒”字的妙处?(4 分) (2)“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 分) 【参考答案】: 一.(8 分)(1)(4 分)诗人与丈夫分别既久,年复一年,了无归期,其间鸿雁频传,却久候佳讯不至(1 分);一个“懒”字,既刻画了寄信人慵懒不爽的精神状态,又反映了长期思夫望夫的痛楚( 2 分),并奠定了全诗缠绵悱恻的基调,可谓一石三鸟,足见诗人择词炼字的功夫(1 分) (2)(4 分)表现了诗人久盼夫归而不得的痛苦、矛盾的心境( 1 分)。第三句承上而转以轻松的口吻,似乎在说:对方不能回来既成事实,“自是”无法可想,就地索性听任自然吧(1 分)。然而表面的豁达毕竟掩盖不了内心的真情,末句将这种深情推向了极致( 1 分):自己和丈夫“日边”暌隔,心曲难诉,特请杜鹃致意,而那阵阵“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啼鸣,正暗示着女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呼唤。(1 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 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 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 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 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二.(1)诗中的“明珠”表面上是比喻所画的“墨葡萄”,实际上喻指诗 人自己肚子的才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 (2)“闲”字。诗人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这个“闲”字,旨在表现诗人一 生飘零、寂寞孤苦的境遇,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个中遗憾与愤懑,均借这一“闲”字言 ★三.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客发笤溪①叶 燮②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答:(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 分) 答:【参考答案】: 三.(1)诗句运用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 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 (2)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通过两个情景表 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竞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 2009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2 题(7 分)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请分析首句“竟”的表达效果。(3 分) 答: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答: 【参考答案】:1、“竟”是“最终”之意,诗人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 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和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2 分)一个“竟”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1 分) 2、三、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2 分)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 生”的权势者的抨击。(2 分) ★浙江松阳一中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2 题。(6 分) 题金陵渡 唐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金陵,即镇江,这里非指南京。津渡,即西津渡,古代著名渡口, 镇江人俗称“小码头”。瓜洲,是长江北岸的一方沙洲,在扬州城南 四十里,也是著名的渡口,和西津渡隔江相对。 1.“潮落夜江斜月里”中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 ——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除此之外,这一“斜”字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3 分)2.若把“两三星火是瓜洲”中的“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为什么?(3 分) 【参考答案】: “斜”字与上一句“一宿”呼应,描绘出行人那一宿羁旅愁思不曾成 寐的情形,表述出“愁”的思想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