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组方思想浅析.docxVIP

敦煌文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组方思想浅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文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组方思想浅析 19世纪末,去世于19世纪的《五六个有利于饮食的法律关键》(以下简称“五方因”)被藏经洞打破。从那时起,它经历了沧桑,多次遭受灾难,并多次得到确认。敦煌遗书《辅行诀》不仅保留了数十首隋唐以前的方剂, 而且完整记录了这些方剂的配伍法则以及药物选择的依据, 对于认识与分析经方的组方法则提供了重要参考。尤其是以药物之味的五行属性进行方剂配伍的方法更是已经失传千年, 无论金元以后的组方理论还是如今的临床用药, 均未见再有类似的组方之学, 从临床应用与文献考证角度都值得进一步挖掘其中的奥秘。本文拟将《辅行诀》五行互藏理论引入针灸五输穴之中, 从汤液经法图组方思想的角度形成了五脏五输穴组成的大小补泻方, 为深入理解和临床广泛应用五输穴提供理论参考。 1 味辛、火、神、药—《辅行诀》诸药之精五行互藏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的独特之处是以五行互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如“经云: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天有五气, 化生五味, 五味之变, 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 以明五行互含之迹, 五味变化之用”, 提出了中药的五味分类也含有五脏互藏理论。“味辛皆属木, 桂为之主。生姜为火, 附子为土, 细辛为金, 干姜为水。味咸皆属火, 丹皮为之主。大黄为土, 葶苈子为金, 泽泻为水, 旋覆花为木。味甘皆属土, 人参为之主。甘草为金, 茯苓为水, 山药为木, 炙甘草为火。味酸皆属金, 麦门冬为之主。枳实为水, 芍药为木, 萸肉为火, 五味子为土。味苦皆属水, 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 黄连为火, 术为土, 竹叶为金。此二十五味, 为诸药之精, 多疗五脏六腑内损诸病, 学者当深契焉”。见图1。 2 阴阳经营地质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属五行首见于《灵枢·本输》, 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 阳经的井穴属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 即“阴井木, 阳井金;阴荥火, 阳荥水;阴输土, 阳输木;阴经金, 阳经火;阴合水, 阳合土”, 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 提出了十二经的五脏五输穴分类也含有五行互藏理论。见图2。 3 根据五钳子店的制备方法,五行五穴 3.1 输穴小泻肝汤 如《辅行诀》的小泻五脏方之小泻肝汤由芍药、枳实、生姜组成。《辅行诀》:“肝德在散……酸泻之。”体味药芍药能泻肝, 故用之;又“虚则补其母”, 同时补其母肾之同味酸药枳实, 故用之;又“实则泻其子”, 所以同时泻其子心之用味辛药生姜, 故用之。见图3。我们将五脏五输穴同二十五味中药的五行方位相比类, 同气相求, 依据《辅行诀》的组方思想, 也可形成五输穴的小泻肝汤, 即中封、复溜、少冲。见图4。其他小泻脏方同此。 3.2 输穴中之同味辛药成果 如《辅行诀》的小补五脏方之小补肝汤由桂枝、干姜、五味子、山药组成。《辅行诀》:“肝德在散, 以辛补之。”用味药桂枝能补肝, 故用之;又“虚则补其母”, 同时补其母肾之同味辛药干姜, 故用之。为了防止传变, 首先需补益本脏肝木内之克脏脾土, 《辅行诀》:“脾德在缓, 以甘补之。”山药为肝木内之土, 故用之。同时, 木病又会影响中央脾土, 为了防止传变, 可以中央脾土之金来制约之, 五味子为脾之金酸, 故用之。见图5。我们将五脏五输穴同二十五味中药的五行方位相比类, 同气相求, 依据《辅行诀》的组方思想, 也可形成五输穴的小补肝汤, 即大敦、涌泉、商丘、太冲。见图6。其他小补脏方同此。 3.3 输穴的大泻肝汤 如《辅行诀》的大泻五脏方之大泻肝汤是小泻肝汤之变局, 加入小泻心汤中的黄芩、大黄及小泻肾汤中的黄芩、甘草。小泻肝汤机制同上, 又因木能生火, 因“实则泻其子”, 即木实在泻其自身的同时, 泻其子行心火也。又因“子能令母实”, 肝木实极必累及生我之肾水, 亦先为之筹, 以防未萌。见图7。他位同此。我们将五脏五输穴同二十五味中药的五行方位相比类, 同气相求, 依据《辅行诀》的组方思想, 也可形成五输穴的大泻肝汤, 即中封、复溜、少冲、太渊、曲泉、大都。见图8。其他大泻脏方同此。 3.4 时以“养肝”而固心以养肝 如《辅行诀》的大补五脏方之大补肝汤由小补肝汤和小补心汤减山茱萸而成, 即由小补肝汤的桂枝、干姜、五味子、山药和小补心汤的牡丹皮、旋覆花、竹叶组成。小补肝汤机制同上, 由于小补肝汤证久治不愈可致“母能令子虚”, 所以大补肝汤证在补肝的同时, 还需补心。《辅行诀》:“心德在耎, 以咸补之。”即心属火, 咸属火, 心脏用味咸对应用味药牡丹皮能补心, 故用之;又“虚则补其母”, 为了加强心用的力量, 在加强心用的同时, 还可以补其母。木能生火, 所以同时补其母同味肝咸, 旋覆花为肝之咸火, 故用之。同时, 心病又会影响肺金, 我们知道火克金, 为了防止传变, 可以肺金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