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钢沉井第二次取土下沉施工监控分析.docxVIP

大型钢沉井第二次取土下沉施工监控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大型钢沉井第二次取土下沉施工监控分析 ? ? 郑建新,孙南昌,黄甘乐 (1.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40;2.长大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40;3.交通运输行业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湖北 武汉 430040;4.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0032) 0 引言 沉井基础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高、环保性能好等优点,在跨江、跨海的大跨斜拉桥和悬索桥的基础中广泛应用,如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2020年)采用倒圆角矩形沉井基础,平面尺寸86.9 m×58.7 m,高50 m,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2020年)、香港青马大桥(1998年)、日本北备赞公铁两用大桥(1988年)、葡萄牙四月二十五日桥(1966年)均采用了水下沉井基础。随着大跨桥梁的施工,水下沉井基础逐渐向埋深更深、尺寸更大的方向发展,意味着沉井底部地基土体的不均匀性进一步突出,沉井结构安全、沉井姿态调整控制难度更大。 国内外研究学者从现场实践、理论分析、模型试验等方面对沉井进行了相关研究,别业山等[1]认为圆形沉井较于桩基础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邓友生等[2]对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的下沉系数和稳定系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刘建波等[3]采用GPS-RTK等技术对沉井下沉过程中的空间几何姿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控制;罗朝洋等[4]分析了超大沉井基础的承载特性及土体的安全系数;穆保岗等[5]认为下沉系数和稳定系数是沉井能否顺利下沉的主要控制因素。 对于超大水下台阶形沉井而言,分阶段地连续作业过程中,施工荷载、施工顺序、地质条件、水流及风浪等环境影响因素变化不定,现有的施工控制理论与研究成果不一定与之相匹配,如果直接套用,易产生诸多不适应问题。以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基础为例,探讨第2次取土下沉的过程控制,并反演下沉系数。 1 项目概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采用142+490+1 176+490+142=2 440 m双塔双层钢桁梁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航道桥5号墩基础采用平面圆端形、立面台阶形水下钢沉井,沉井总高72 m(含承台8 m),沉井底面长95.0 m,宽57.8 m,圆端半径28.9 m;沉井顶面长77.0 m,宽39.8 m,圆端半径19.9 m,沉井钢壳内部填充混凝土,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中沉井[6],见图1。 图1 5号墩钢沉井基础结构(cm)Fig.1 No.5 pier steel open caisson foundation structure(cm) 沉井区域覆盖土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松散粉砂、软塑—硬塑状粉质黏土、中密细砂、密实中砂及密实粗砂,砂砾胶结层零星分布在河床-35~-45 m。 2 控制原则 5号墩沉井在平面上分为28个隔舱,沉井底面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刃脚、外隔墙、内井壁、内隔墙、十字节点。沉井施工总体采用“两次接高、三次夹壁混凝土浇筑、四次取土下沉”工艺,终沉到设计位置。 在总结第1次取土下沉及国内外文献调研[7-9]基础上,第2次采用台阶形取土工艺,遵循对称、同步、均匀取土,同时兼顾几何姿态,采取先内井孔、隔墙、十字节点,后外井孔的循环施工方案。施工全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取土结束判断标准以沉井进入黏土层并达到全断面稳定支撑状态为主,预定标高为辅,具体取土原则如下: 1)遵循对称取土原则,先进行中间18个井孔,后外圈18个井孔取土,二者交替作业,其中,外圈18个井孔取土过程中可并行隔墙盲区取土或破土。 2)在黏土层中,外井孔内距离内井壁外侧6.0 m范围内,取土最大深度不超过外井壁刃脚踏面下1.0 m,外刃脚埋深不小于1.0 m,中间井孔取土深度不超过外井壁刃脚踏面下2.0 m。 3)在砂土层中,外井孔内距离内井壁外侧5.0 m范围内,取土最大深度不超过外井壁刃脚踏面下1.0 m,外刃脚埋深不小于1.5 m,中间井孔取土深度不超过外井壁刃脚踏面下1.5 m。 3 取土下沉 3.1 下沉曲线 第2次取土下沉期间,沉井外刃脚底标高从-32.4~-41.2 m,累计下沉8.8 m,先后经历了缓慢、快速、缓慢调位3个阶段,见图2。第1阶段,砂砾胶结层分布不均,区域土质复杂,沉井不能依靠自重来自行破除刃脚及盲区的土体,通过借助汽水混合冲射设备处理隔墙盲区下的黏土,解除隔墙底部土压力;利用高压旋喷设备对十字节点盲区下的土层进行预搅松,释放土体压力,实现下沉,期间累计下沉0.55 m;第2阶段,沉井刃脚贯穿黏土层,进入砂层,沉井长边和短边倾斜姿态敏感多变,通过实时监测几何姿态变化,采取了合理预判和动态调整取土措施,并根据土压力及泥面标高监测数据,通过编制的小程序实时展示底面土压力的分布情况,以制定各作业面的不同施工方法和取土速率,确保了沉井端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