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景观设计在汕尾市区站前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
李牧川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10)
景观设计在汕尾市区站前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李牧川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10)
火车站作为交通枢纽,其站前路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与窗口,对城市的形象与气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站前路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汕尾市站前路的景观设计实践,从项目背景与概况、方案的构思与理念以及地域印象在各景观要素中的体现、具体设计策略,分析如何利用景观设计更好的在站前路的设计中融合地域印象,体现城市的个性。
景观设计;市区站前路;应用
1 项目背景与概况
1.1 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铁道交通枢纽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而站前路则是外地旅客到达一个城市留下最初印象的地方,也是当地人离乡出游启程之地。所以站前路的景观设计应该继承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形成地域印象,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站前路的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将城市良好的整体面貌展现出来。笔者结合在汕尾市站前路景观设计实践工作,希望从设计实践方面对地域印象在站前路景观设计中的体现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1.2 项目概况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临揭阳,西联惠州,北接河源梅州,南接南海,距离深圳直线距离150km,距离广州约250km,出于珠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地理重点。汕尾市域东西宽132km,南北长90km,总面积5271km2,下辖城区、陆丰市、海丰县和陆河县。
汕尾火车站是全市最大的客运枢纽和人流集中地区,交通需求高度集中,并且对服务水平要求较高。火车站周边规划以商业金融业、居住用地为主,火车站交通功能定位于陆路交通门户、重要城际交通门户和室内外交通转换枢纽。但目前火车站周边道路网络建设滞后,仅有汕可路一条道路通行。随着汕尾火车站的建成,将拉动汕尾市经济的腾飞,急需围绕车站建立完善的道路体系,健全火车站广场和有关接驳设施,为车站客流、货流运输提供便利条件,便于各向交通组织,为建设火车站提供必须的硬件支持。
图1 项目鸟瞰图
2 构思与理念
2.1 设计目标
首先要满足交通与视觉的通达性,将设计整体思路统一,然后分布进行实施。结合汕尾市自身的特点,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站前路的设计,形成地域印象、城市名片,充分的如何汕尾市的文化底蕴与风土人情,形成能概括地域印象的文化符号,将概念融入到设计中去,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法,最终设计出富于时代精神,符合地域特质,植根于当地文化的站前路。
2.2 设计理念
结合汕尾地域历史风貌,联想未来社会发展趋向,站前路两侧景观绿化带设计主题为:“如歌汕尾”“如”歌系“渔”歌谐音发展而来,提取汕尾历史文化,以生态铸景,以文化铸魂、以活力铸型、以歌曲串联。运用汕尾传统渔歌文化,将红色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及现代社会发展文化等汕尾特色文化融为一体,并分别布置于站前路全程景观中,讲述风土人情、时代变迁。同时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站前路特色城市雨水花园,再运用绿韵带,贯穿整体景观,形成了一带四区的景观布局空间。为汕尾人民打造一个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市民活动和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独特现代道路绿化景观空间。
3 景观设计在站前路中的体现
3.1 总体布局
本案整体布局总共分为四个区域:
(1)站前活动区
站前活动区平面图如图2所示,火车站前广场往南瞭望,简洁、大气、极具时代特色的如歌时代区豁然展开。在巨大的环岛中,我们采用植物造景的方式凸显该区域的核心地位,借鉴了海岛的意向,通过层层收拢的彩色植物带营造一处仿佛漂浮于大海上的小岛,这样便从站前路的开端点明了汕尾海滨风情的特点,构成了站前活动带。
图2 活动区平面图
(2)临水活动区
临水活动区平面图如图3所示,园区中设置林荫广场,满足市民活动需求;运用蓄水湖良好景观条件设置环形游览栈道及亲水平台等活动设施,形成优良的邻水空间。同时对园区中原有水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创造出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同时完善河岸及绿化带中的行走路径。人行于间,微风徐来、绿意盎然、波澜荡漾,一片惬意的临水景观空间。
在本区中适当运用景观构架展现传统工艺文化:传统木雕文化,传统贝雕文化等。园区中的活动广场中,适当设置纪念雕塑,讲述了红色历史文化。在市民活动的同时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图3 活动区平面图
(3)市民休闲区
市民休闲区如图4所示,为满足道路绿化前提下为周边区域的居民提供一定休闲功能,园区中以一条主要休闲步道曲折蜿蜒穿梭于疏林草地中,让人们感受曲径通幽,绿意盎然的绿韵风情。为了使市民在本区内可以享受到郊野环境、康乐游玩、互动交流设施,提供一定数量的户外场所,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保护大自然,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活目标。
户外场所主要以市民下沉小广场、小活动空间为主,市民下沉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