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兴安白府村拉死鬼傩俗民俗研究
文宣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形式之一,因其对人类社会制度的漫长历史、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尚未完全解决的文化密码,被称为“原始人类文化”和“人类文化的活化石”。
傩的丰富内涵和它所折射出来的远古文化信息吸引了众多学者, 人们希望通过这座桥梁探索原古社会的生命意识和几经流变的文化记忆。长期以来, 人们对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贵州、云南等受巴蜀文化影响深刻的地区。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在北方大地寻觅傩的踪迹, 但都无所收获, 以至于后来有人断言:傩已在中原绝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 有关专家才注意到在燕赵故地, 太行山下的小村庄中, 千百年来世世代代流传着的“捉鬼”习俗竟然是典型的北方傩, 这一发现引起了傩学界的极大轰动。有学者认为, 河北武安傩的发现, 一改河北及中原无傩的说法, 使中原傩与西南、华东呈三足鼎立之势。1
武安傩的发现是从固义村开始的。在1995年演出时,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项目专员吉田治郎兵卫, 以及韩国学者姜春爱等一行30多人组成的考察团, 专程到固义村观看演出、进行实地考察, 并召开了“武安大型傩戏《捉黄鬼》观摩研讨会”。考察结束后学者们对“捉黄鬼”进行了高度评价, 从此固义傩戏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后来也带动起人们对武安其他村子傩俗活动的关注, 并陆续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2
然而, 研究者的目光多是集中于固义村的“捉黄鬼”, 对于武安傩的另一个代表——白府村的“拉死鬼”, 则由于其规模较小、形式相对简单等原因仅仅只有几句概述, 未见详述。笔者利用同乡同源的便利条件, 对白府村“拉死鬼”的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田野调查, 并将固义村“捉黄鬼”和白府村“拉死鬼”这两个处于同一民俗背景下的傩俗活动进行对比分析, 在异同比较中探索白府村“拉死鬼”傩俗的民俗特征以及所折射的武安傩的整体特点。
一、 村名的造成和身份上的不符
白府村位于河北省武安市东北部, 隶属于武安市邑城镇, 位于镇政府西侧2.5公里处。现有2200多人, 均为汉族;耕地面积达5708亩, 村民绝大多数务农, 也有人外出打工。村里种植结构仍以传统作物谷子为主, 最近几年被号称“中国小米之乡”的武安市设为谷子产业化基地及谷子新品种示范现场。
按当地村民们的说法, 白府村原名为百佛,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附近有座寺庙, 里面供奉着一百多位佛像, 故而起名为百佛。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 寺庙被毁了, 佛像也不见了, 于是村名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讹误, 变成了现在的白府。
白府村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村落。据现存的家谱轴帐上记载, 本村的祖先名叫朱玘, 他带领一家人在此居住下来, 其子孙后代逐渐兴旺昌盛, 滋生诸多支脉, 形成了一个村子。因为他有8个儿子, 村中的人根据辈分划分为八大支系, 俗称“八门”。所以白府村所有姓朱的人都是本家, 在家谱上有明确的辈分排行, 属于同一“门”的人在关系上更为亲密一些。在逢年过节或是哪家有红白喜事之时, 人们会以“自家人”身份相互帮忙。后来村里也陆续迁来一些外姓人家, 有李、白、杨、卢、刘、石、裴等, 但所占比例很小, 不到总人口的5%。因村里朱姓都出于同一血脉, 故而彼此之间不能相互通婚, 朱姓人家只能和本村的他姓人家或外村人联姻。
据村中老人说, 白府村朱姓是从沙河西边山里一个叫溅水洼的村子迁过来的, 溅水洼又是从陕西省洪洞县老槐树底下迁移来的。刚迁来时在二道沟园附近建房子居住。但是在那个地方住了一段时间后, 总是觉得很害怕, 住不下去了, 就又挪到了现在这个地方——朱家窑。
二、 “拉死鬼”是为了“被死”
关于“拉死鬼”的由来, 根据笔者调查的资料, 大概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先人们从陕西省洪洞县迁到白府时, 居住在二道沟园, 在居住的过程中总是觉得很害怕, 不敢再住下去, 就挪到了朱家窑, 也就是现在村子的最中心。虽然从村西头到村东头的土地庙仅是很小的面积, 可人们还是觉得害怕。于是认为村里有鬼祟出没, 扰乱民众的生活, 使人们感到不安, “拉死鬼”活动就是从那时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驱赶鬼祟, 保护村里的安宁, 消除人们的恐惧感。
说法二:过大年的时候, 村里人们会按照习俗把家亲3请到家里享受供奉。后继有人的亡灵被请到家里, 好接好送, 到正月十六家亲就按时送回阴间了, 而那些后继无人的亡灵, 就没有人请, 没有人招待, 结果导致了“鬼不聊生”。这些孤魂野鬼为了享受供奉, 只得为非作歹, 抢夺贡品, 搅得村里不安宁, 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驱走这些孤魂野鬼, 保佑人们的生活太平安定, 村里人想了一个办法——“拉死鬼”:把死鬼驱逐出去。“拉死鬼”就是指赶走那些孤魂野鬼, 把没有着落的凶鬼恶鬼统统从村子里赶出去, 赶走他们之后村里的人和牲畜就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例左骨巨细胞瘤患者行左骨部分切除手术后重发疼痛一例.docx
- 2个北方牡丹品种的花芽分化进程.docx
- dehp对大鼠各组织器官的损伤.docx
- 《汉书礼乐志》汉代寺庙仪式用乐考论.docx
- 《溪岸图》是谁画上.docx
- 《点石斋学报》的民俗变迁与文化功能.docx
- 三聚氰胺致大鼠肾毒性的机制及病变特点.docx
- 上元1470与茧卜因的儿童题材诗歌.docx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docx
- 不同剂量亚砷酸钠对大鼠皮肤和脏器的毒性损伤.docx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干预对血糖、血压及妊娠相关疾病风险的综合干预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机械能守恒习题(带答案).pdf
- 7 基于机器学习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识别模型构建与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案例.docx
- 机动车检测与维修工程师考试题附答案.pdf
- 人工智能与生成式教学结合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育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动作的技术动作分解训练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模具制造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中的设备维护与预测性维护技术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机器人试题库带答案.pdf
- 地暖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