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3卷第2期 力 学 进 展 2023年6月
研究综述
人工智能控制端流进展:系统、算法、成就、
数据分析方法
吴智范德威周裕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流控制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湍流控制涉及流体力学和控制理论,对航空航天、运载工具、风力发电等众多领域
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由于端流的复杂性,传统控制方法在流控制领域面临很
多瓶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突破这些瓶颈提供了工具.本文简要综述了文献报道的有模
型和无模型的人工智能控制流的进展,总结了研究中采用的典型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
算法、在不同端流控制应用中取得的突出成果.作者所在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尝试对人工智
能控制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重要的信息乃至发现控制相似律.对面临
的挑战和未来的展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人工智能,大数据,流动控制,流,神经网络,遗传编程,深度强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0351 文献标识码:A D0I: 10.6052/1000-0992-22-045
收稿日期:2022-10-24;录用日期:2023-01-28;在线出版日期:2023-02-06
*E-mail: yuzhou@hit.edu.cn
十共同第一作者
引用方式:吴智,范德威,周裕.人工智能控制流进展:系统、算法、成就、数据分析方法.力学进展,2023,53(2):
273-307
Wu Z, Fan D W, Zhou Y. Advances in control of turbulence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al-
gorithms, achievement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 Advances in Mechanics, 2023, 53(2): 273-307
①2023《力学进展》版权所有
学 2023年
274 力 进 展 三第53卷
1 引 言
流被称之为世纪难题,涉及众多工程领域,例如航空航天、汽车、高铁、水下航行器、风
力发电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流体流经物体表面产生的气动压差、摩擦阻力、流致振动、流动
分离、气动噪声等现象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性能.由于实际工程应用环境经常是高雷诺数的端流
环境,因此,通过控制端流改善设备或产品的气动特性,提升其整体性能,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
意义.通过研究端流对控制或扰动的响应,更有助于深入理解流机制.流控制可分为被动和
主动.被动方法通过改变流动约束几何外形或安装附加机械装置控制端流,无需输入外部能量,
但几何外形或机械装置一旦确定或安装后不易调整.主动方法需要额外注入能量扰动流场,其控
制效果明显且参数易于调整.目前主动控制研究多采用开环控制,即通过改变激励器控制参数寻
找最佳控制参数.闭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流场的状态实时自动改变激励器控制参数,从而实现更
高的控制效率和更强的鲁棒性.完整的闭环流动控制系统通常包含控制对象(例如流射流、
边界层、钝体绕流等)、激励器(例如吹吸气、合成射流、等离子体激励器、压电陶瓷振动片
等)、传感器(例如热线、热膜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等)和控制器(例如极值搜索
方法、比例微分积分方法)等四部分.传感器、激励器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使闭环流动控制
的实现越来越容易.传统闭环流动控制的实验研究多聚焦于参数优化,优化参数一般不超过三个
(Wuetal.2018b,Fanetal.2020c).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已经在计算机视觉、机器
人和无人驾驶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由于人工智能算法可对大量参数进行全局寻
优,使寻找较传统的控制方法更为先进的端流控制策略或控制律成为可能.
由于端流高度复杂,通常涉及海量的实验或仿真数据,人工智能在应对大数据分析和端流控
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获得从事端流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青睐,例如流建模
(张伟伟等2019,Duraisam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工智能监控及助航系统在四川省高等级航道中的应用.pdf
- 科研智能化视域下融合智能机器人的知识服务研究.pdf
- 美国整体政府方法的人工智能战略及应对研究.pdf
- MRI识别和评估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pdf
- 人工智能技术与3D打印技术在关节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pdf
- 基于ZYNQ的Yolo v3-SPP实时目标检测系统.pdf
- 无基础代谢性疾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营养不良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pdf
- 证据的善治:英国公共部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原则建构与循证逻辑.pdf
- 高功率上腔静脉电隔离的量化消融研究.pdf
- 出版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权利归属与制度应对.pdf
-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实施与应用.pdf
-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如何影响医患信任——以技术不确定性为中心的考察.pdf
- 对标新加坡,打造全球数字港口高地.pdf
-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pdf
- 融媒体时代广告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pdf
- 从国际视野透视如何将ChatGPT有效纳入教育——基于对72篇文献的系统综述.pdf
- 艾青诗歌中的听觉叙事研究.pdf
- 温泉水中太极对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pdf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TRP-9、NSE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pdf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细胞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pdf
- 乡村振兴、双碳、储能、绿色金融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