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浙派诗人与杭州山水诗.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浙派诗人与杭州山水诗 李普拉(1692-1752),又名太宏、雄飞、樊亭,又名南湖花屿、西河渔人,浙江省钱塘(今杭州)。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学问博洽,工诗善词,为清代浙派诗的代表,浙派词的中坚。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本文拟对其诗歌创作及其地位和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 驳岸的山水诗 厉鹗诗以描写杭州风景为其主要内容。杭州素享人间天堂之誉,湖山秀丽,名闻天下。千百年来,多少人面对西子湖畔的山光水色,吟咏徘徊,留连忘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而在历代为数众多的刻划杭州自然风光的山水诗人中,成就高而且作品又多的,恐怕当首推厉鹗。 厉鹗描写杭州风景的山水诗篇什繁富,范围广泛。现存《樊榭山房前集》诗八卷、《续集》诗八卷、《集外诗》一卷,其中绝大部分作品均属此类。其彩笔所绘,遍及杭州的山山水水,一花一木。几乎凡有风景之处,都有厉鹗诗。特别是西湖、西溪一带的万般景色,更是穷搜无遗。其写西湖,如《四月十日湖上作》、《正月十一日同尺凫、功千泛舟湖上期敬身不至二首》、《初睛晓行湖上》、《初秋雨中泛湖》、《春湖夜泛歌》;写孤山,如《早春登孤山四照亭》、《同麟征、西颢、瑶圃放舟孤山探梅分得低字》、《初夏放舟至孤山》、《四照亭晓望》;写湖心亭,如《湖心亭大风快凉得绝句二首》、《湖心亭见柳花作》、《秋日同穆门、江声、林、竹田、瓯亭泛舟至湖心寺》、《放舟自孤山至湖心寺作》;写三潭,如《雨中泛舟三潭同沈确士作》、《二月十五夜泛月三潭同穆门、柳渔、竹田、恒公作》,等等。哪怕是西湖上从来不大为人注意的角落,也可以在厉鹗诗中找到它的投影。此从横的方面来说。若就纵的方面而言,则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一日之中,朝暮昼夜,各个不同时节的西湖美景,也都未能逃过厉鹗诗笔的捕捉。其写西溪,由于那里离开城市较远,每一出游总是竟日连夕,诗歌便更是一首紧接一首,构成一系列的山水长卷。故吴城《云蠖斋诗话》说厉鹗“集中西溪诸什,直抒胸臆,可当山经一卷读也”。①1 厉鹗这类山水诗数量既多,艺术性也很强。诗人摹写湖山景物,维妙维肖,形象生动,往往佳构叠见,秀句层出,令人应接不暇。五言古诗如《汪积山招泛湖上观荷分得于字》:“群峰正清晓,云影移浮图。趁此万斛凉,摇入碧玉壶。……,虚亭架水中,水花下开敷。倚阑当花上,圆叶交撑扶。却羡双蜻蜓,翾飞抱黄须。纵目浦树密,倾耳村蝉孤。……里湖花更多,十里无处无。中央通延缘,鱼翠时相呼。忽惊山倒浸,花底烟平铺。安得山雨来,众绿争跳珠。”诗中有比喻,有想象;亭榭楼台,飘荡波心;青山螺黛,倒映水底;蜻蜓、孤蝉、游鱼、浮图、浦树、荷花、动静相宣,近远相衬,组成了一幅生意盎然的图画。七言绝句如《二月十四夜同周少穆、胡又干、施竹田、吴敦复、汪旭瞻、施北亭西湖泛月共赋四绝句》之四:“月下看花不肯红,沿堤花影压孤篷。春烟夜半生波面,仿佛青山似梦中。”写西湖月夜景色,朦胧缥缈,恍如瑶台仙境。《六月十二日同栾城、谷林集湖上》:“风翻十里绿云斜,隔断孤山处士家。坐爱片云无住着,频移凉影过荷花。”轻描淡写,看似略不经意,却能曲尽其妙。其他如:“荷边鱼在香中戏,桥上人从画里行。”(《夏至前一日同少穆、耕民泛湖》)“风过残苇疏还响,云衬睛峰淡欲消。”(《舟泊西林桥同吴尺凫作》)“浓拖高柳三升墨,乱打新荷万斛珠。”(《雨中泛舟三潭同沈确士作》)“掠段家桥昏绿外,到孤山寺水烟中。”(《薄暮出湖上至恒公方丈同人分韵》)“一湖春水窥山影,十里初阳上柳梢。”(《晓发南屏渡湖归舟中写望》)这些七言律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刻划西湖秀色,观察细致,体物入微,非常人所能道。正如陶元藻《凫亭诗话》论厉鹗《同寿门、敬身登宝石山天然图画阁,予不游此巳十四年矣,用前韵题壁》“林气暖时濛似雨,湖光空里淡于僧”二句所云:“此真善于领略西湖也。”②1 厉鹗的杭州山水诗将自然美和艺术美二者融为一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近代诗人李慈铭说自己读厉鹗诗,“便如置我云门、柯山中,松赓谷吹,花韵波香,秋琴独张,春舷孤扣,不复知户外十丈软红尘矣”(《越缦堂日记》八),其艺术感染力之强竟一至于此,洵乎不易。厉鹗笔下的西湖、西溪,离今天巳经过去了近三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而厉鹗的诗歌摄下了当时的景象,写出了诗人特有的感受,因此尤富艺术欣赏、借鉴的价值。 厉鹗集中也有不少描写苏州、扬州及山东等地风光的诗歌,如《蒙阴》、《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之类,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成为厉鹗山水诗的组成部分之一。此外,厉鹗还有相当多的咏古诗,如《秦淮怀古四首》、《南宋杂事诗》一百首;游仙诗三百首;《论词绝句十二首》等,亦具特色。但无论就数量抑或质量而言,其成就均不及山水诗。厉鹗自称,“仆性喜为游历诗,搜奇抉险,往往有得意句”(《盘西纪游集序》)。全祖望也说,厉鹗“最长于游山之什,冥搜象物,流连光景,清妙轶群”。③2山水诗词在整个厉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