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ocxVIP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准苏吉花矿区位于苏左旗(满都拉市)以北130公里处,白音乌拉苏木办事处。该矿是内蒙古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于2006年发现并勘探的中型矿床, 是二连——东乌旗一带找矿的新突破。资源量:总矿石量为2 050.65万t, 其中, 钼矿石量为1 961.17万t, 铜矿石量为67.58万t, 锌矿石量为21.90万t。总金属量为25 121.47t, 其中, 钼金属量为19 353.12t, 铜金属量为3 377.81t, 锌金属量为2 391.55t。矿床平均品位:Mo0.13%;Cu0.79%;Zn1.2%。建立该地区的找矿模型, 对于二连——东乌旗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矿带内生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寻找大型多金属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1 地槽褶皱带 准苏吉花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二连——东乌旗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矿带内。其大地构造隶属兴安地槽褶皱系, 东乌珠穆沁旗早华力西期地槽褶皱带, 东乌旗复背斜的南翼。区域岩浆岩主要有两期侵入活动, 分别是华力西期、燕山期酸性——中酸性花岗岩, 呈岩株、岩基分布。区内地层出露齐全, 除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外, 主要出露中奥陶系、上石炭系——二叠系下统、侏罗系、下白垩系地层。区域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 主要有东乌旗复背斜和一系列断裂构造, 复背斜及断裂以北西向为主, 另外还有北东向断裂。 2 断裂体系及产出特征 矿区除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外, 仅出露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宝力高庙组碎屑岩段, 岩性为变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长石砂岩、安山玢岩为主, 地层产状300°~330°∠40°~60°。第四系分布广泛主要低洼处, 为全新统残坡积、洪冲积及风成砂堆积。 矿区内断裂构造仅有一条北西向隐伏断裂, 走向300°~120°, 断层性质不明。 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 主要出露的有二叠纪花岗闪长岩, 呈岩基状产出。其次为侏罗纪黑云母花岗岩, 呈岩株状产出。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内, 有众多的石英脉、闪长岩脉侵入其中, 与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侏罗纪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宝力高庙组地层及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内, 出露面积小。 在宝力高庙组变质粉砂岩中, 接触带构造十分发育, 为后期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场所。内接触带岩体以舌状侵入于变质粉砂岩的部位, 石英脉比较发育, 多以细脉状产出, 呈北西方向分布, 是矿化富集的有利地带, 形成钼、铜矿体厚度大, 品位相对比较高;主要蚀变为硅化、黝帘石化、黄铁矿化, 并见有云英岩化。 3 局部高值异常 矿区内圈出4个激电异常, 包括D2、D2-1、D3、D4。视极化率值一般在1.0%~9.8%之间, 异常走向北西。大于4.0%的宽缓异常带以北西向贯穿全区。视极化率值大于5.0%的局部高值异常主要叠加分布在北西向宽缓异常带上, 均为长轴状, 呈北西向。视电阻率在400Ω·m~6 400Ω·m间, 变化范围大, 呈北西向的带状分布。激电异常具有高阻、高极化的激电特征, 且与土壤化探异常基本套合。经84个钻孔验证激电异常, 深部对应铜钼矿 (化) 体、矿化蚀变带。 4 元素组合成像 1∶1万土壤测量圈出3个异常, 包括PS4、PS6、PS7, 异常形态近椭圆状, 异常的重现性好、强度高。异常呈近北西向展布, 由Mo、Cu、Zn、W、Bi、Hg等元素组合而成。其中Mo、Cu、W强度高, 面积大, 浓集中心明显, 组合好, 为主要的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 5 主矿及矿床成分、化学成分 矿体产于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和宝力高庙组变质粉砂岩中的硅化断裂带中, 矿体围岩为花岗闪长岩及变质粉砂岩。矿体呈细脉群以雁行状的组合关系出现。矿体产状30°∠40°。辉钼矿、黄铜矿、闪锌矿沿次生裂隙向两侧形成浸染状矿体。埋深从15m~812m, 分布较均匀。矿床由273个矿 (化) 体组成, 工业矿体145条, 低品位矿体128条。矿体主要为盲矿体。其中8条主矿体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41.49%, 其他矿体规模中等——较小。矿体规模大小不等, 沿长数十至1 000余米, 延深数十至800余米, 厚度一般0.5m至几十米。 矿石的矿物成分:氧化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 偶见孔雀石;脉石矿物为高岭土、绢云母、石英、长石等。硫化矿金属矿物为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绿帘石等。 矿石的化学成分:以Mo为主, 其次为Cu、Zn, 最低品位分别为0.03%、0.20%、1.00%, 最高品位分别为7.24%、2.40%、2.61%, 矿床平均品位分别为0.13%、0.79%、1.20%。 矿石结构:半自形片状结构、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环边结构、交代假象结构。矿石构造:浸染状构造、斑杂状构造、丝网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