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雪杂交山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调查.docxVIP

武雪杂交山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调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雪杂交山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调查 扭曲血矛是毛圆科血矛属于线虫,主要寄生在羊和其他反刍动物的真胃和结肠中。虫体呈毛发状, 因吸血而呈现淡红色。表皮上有横纹和纵嵴。颈乳突显著。头端尖细, 口囊小, 内有一称背矛的角质齿。雄虫长15~19 cm, 交合伞有由细长的肋支持着的长侧叶和偏于左侧的由一个“Y”形背肋支持着的小背叶。雌虫长27~30 cm, 生殖器官呈白色, 吸饱血的消化器官呈红色。因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含血的肠道周围, 形成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 似“麻花状”, 故称捻转血矛线虫。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 有一个显著的瓣状阴门盖。 在实际生产中, 笔者发现山羊感染捻转血矛线虫比较突出。宿主感染捻转血矛线虫主要在温暖季节, 阴天或早晚阳光较弱的情况下放牧时有发生, 也可由饮水感染。为了摸清病情、制订切实有效的防制措施, 笔者在2010年8月对花垣、保靖2县境内多个地区屠宰场、肉食站宰杀的71只武雪杂交山羊进行了捻转血矛线虫感染调查。 1 洗消液沉渣的制备 山羊屠宰后取其真胃, 两端结扎, 置于已编号容器中剖开, 加水将内容物洗入容器中, 观察洗净的胃黏膜上是否有虫体。内容物加生理盐水多次洗涤沉淀, 待上清液变得清澈透明后, 分批次每次取少量沉渣倒入培养皿。将培养皿放置在白色背景下寻找捻转血矛线虫虫体。 2 结果 2.1 血矛线虫虫体感染情况 按编号统计每头羊真胃内容物所含捻转血矛线虫成虫数量。其中23头羊真胃没有查出捻转血矛线虫虫体, 剩下48头羊均有感染, 感染率为68%。感染羊真胃内虫体最多为682头, 根据虫体数量分为3个感染等级:一级虫体数量在1~100头之间, 二级虫体数量在101~300头之间, 三级虫体数量在301~682头之间 (表1) 。 2.2 般病例表现 大量的虫体寄生在羊真胃内, 以头端刺入胃黏膜, 引起黏膜的严重损伤, 致使羊真胃发生胃炎病变。宿主吸收虫体分泌的毒素后, 正常的新陈代谢被扰乱, 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机能下降, 造成贫血和营养不良。由于宿主失血和血液再生能力被破坏及代谢紊乱, 引起一系列的症状。 一般病羊表现为贫血, 消瘦, 被毛粗乱,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放牧时病羊离群或卧地不起。拉稀和便秘交替出现。颌下、胸下、腹下水肿, 体温一般正常, 脉搏弱而快, 呼吸次数增多, 最后卧地不起, 虚脱死亡。剖检在真胃可见有大量血矛线虫虫体吸着在胃壁黏膜上, 或游离于胃内容物中。急性病例表现为消瘦、被毛粗乱、高度贫血、黏膜苍白、突然死亡。慢性病例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精神萎靡、贫血、下颌间和胸下部水肿、体重减轻、育肥不良等。幼羊生长受阻, 食欲减退, 被毛粗乱, 个别下痢, 放牧时离群落后, 严重者卧地不起, 随体内寄生虫数量的增加及病情发展, 病羊眼结膜苍白, 高度贫血和极度衰弱。最后因极度贫血、衰弱而死亡。 3 捻转血矛线虫幼虫感染 (1) 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真胃, 以虫体的前端刺入胃黏膜引起损伤。造成真胃炎症和出血;分泌毒素影响造血功能、消化液的分泌紊乱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障碍。花垣、保靖武雪杂交山羊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为68%, 严重影响山羊的生长发育, 给养殖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2) 山羊通过采食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幼虫的牧草而感染, 可以使用消毒驱虫和药物预防。绝大部分养殖户都按常规方法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但从调查情况看, 不同饲养环境下山羊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不一样, 说明某些措施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很可能是虫种对某些药物产生了抗药性, 羊圈环境卫生条件有限, 羊粪不经过处理直接用于施肥, 使羊感染机会增多。 (3) 选择驱虫药物时要考虑混合感染的情况, 采取高效、广谱、低毒的杀虫剂。在治疗过程中循环用药, 避免虫种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同时, 应加强饲养管理, 羊圈按程序严格消毒, 加强粪便管理, 防止再次感染。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