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docx

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语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政、宾”等14个生字,会写“政府、外宾”等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概括课文写的场面,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完整过程。 3.聚焦阅兵式这一部分,继续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概括课文写的场面,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完整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借视频、题目、字词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 出示有关开国大典的视频,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 2.1949 年的 10 月 1 日。经历了无数战役与失败后,饱受风霜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要站起来了。 (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3.理解题目,感受盛大。 开国:指建立国家,一个新国家的诞生。 大典:盛大的典礼。 4.学习字词,再感盛大 第一组:迎风招展、徐徐上升、强有力的语调、检阅、动作一致、 第二组:海上的波浪、排山倒海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热烈的欢呼、瞻仰、 用喜欢的方式自读字词,读准字音。 理解难懂的词语。 发现特点,说感受。 第一组描写典礼内容。第二组描写群众表现。 5.默读全文,简要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块二:初读全文,理清脉络 1.提炼场面,概括开国大典过程。 (1)默读全文,圈画表示时间的词语,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梳理开国大典的过程。 提示:关注每个自然段的起始句。 早上六点到正午 接着 宣读公告完毕 晚上九点半 群众入场 阅兵式 游行结束 2.借助时间流程图,概括场面。 3.学生概括,师梳理 典礼前:群众入场 典礼中: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式 典礼后:群众游行 明确这是开国大典中的场面。 4.根据表格及流程图简要说一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要求:说清楚、有条理。 小组组内联系说,代表展示。 5.默读全文,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场面。 板块三:聚焦阅兵场面,探索“点”“面”描写方法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法。这篇文章也使用了相同的写法,让我们走进大家印象深刻的阅兵式感受当时的热烈氛围。 2.请认真阅读11-13自然段阅兵式这个场面,边读边想象场面,用横线画出描写“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点”的句子。 3.先个人找,再小组讨论交流。 4.汇报。 (1)面: ①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②细读阅兵式中有关“面”的描写,说发现。 预设:“面”是“群体”行动语句。一个场面中有关“面”的描写是分开描写的。塑造了庄严、热烈的氛围。 点: ①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②细读阅兵式有关“点”的描写,讨论描写方法。 A.汇报阅兵式中的点。 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 B.要是把这些“点”换成某一群众,可以吗? 预设:不可以。阅兵式中最重要的是兵,它是阅兵场面最重要的部分。 C.明确选取“点”的要求:代表性、典型性。 D.细读句子,感受军队的特点。 预设:海军:雪白帽子、蓝制服(着装统一)。 步兵:方阵、齐步行进。 炮兵:各式各样的炮、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战车师:各式车辆整齐前进、战士如钢铁巨人。 骑兵师:五马并行且动作一致。 空军:人字形飞过。 特点:符合各军队身份,且从侧面展现出庄严的气氛。 E.对比《狼牙山五壮士》第二段,有何相同之处。 预设:一面多点。 5.讨论“点”“面”之间的关系 点面一致:点和面描述的事物突出的主题要一致,情感要一样。比如“面”描述的是阅兵式的盛况,“点”必须是这个面里的景物,是更突出更细致描写盛况的样子。

文档评论(0)

李白的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