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单选题 1.如果向陆九渊请教做学问的方法,他的回答应是 A.尚学,学以致用 B.习前人的经验与心得 C.注重内心的涵养功夫 D.注重实践,致良知 2.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 A.唐代 B.北宋 C.明代 D.清代 3.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4.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现象出现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发展超过农业 B.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 C.商业的繁荣 D.自然经济的解体 5.吴江县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nia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商品经济促进古代的城镇化 B.明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 6.徽商“是以挟谋生之策,成远游之风”“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彼时盐业集中淮扬,全国金融几可操纵。致富较易,故多以此起家”。材料反映了 A.海外贸易的规模和贸易值提高 B.货币流通方式的成熟 C.商帮崛起加快了商品经济发展 D.工商业城镇的专业化 7.中国古代商帮往往都有自己奉拜的乡土神,比如徽商拜朱熹,晋商拜关公,闽商拜妈祖,他们奉拜乡土神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击垮其他商帮,使自己获利 B.为了凝聚内部的团结,获取更多利益 C.为了摆脱官府的限制,发展海外贸易 D.希望保佑他们全家健康幸福 8.“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此言论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9.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抑商政策的松动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0.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这一特点表明明清(?????) A.小说作者创作水平的提升 B.章回小说侧重于文学形式 C.章回小说较注重市场效应 D.市民阶层精神追求典雅化 11.下图是《明中后期的国内市场略图》,此图反映当时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迹象 B.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C.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D.资本主义萌芽获得长足发展 12.“从启蒙文学教育时期开始,文人士子就长期受到传统伦理观念与文化趣味的滋养和熏陶,促使明清知识分子在讲述戏曲故事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寓义于事’或‘借事明义’作为创作动机或主旨。”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戏曲创作(???) A.推动了启蒙文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B.促进了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C.得益于文人士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素材来源于传统的儒家思想 13.明朝晚期,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成为完全的货币形态。这白银的货币化是( ) A.赋役折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的推动 C.海外贸易兴盛的必然产物 D.社会经济变迁的结果 14.明代江南地区农民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也普遍种植桑、麻、棉花和果木等经济作物。万历以来人们用尤墩布为暑沫,极轻美,争购之,有的市镇郊区广开暑袜店,合郡男妇农闲时皆以做袜为生。这表明江南地区 A.农民运用多种经营方式生产 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得到改变 C.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D.社会阶层的流动在不断加快 15.明末清初时,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下列各项,属于该学者观点的是 A.“众治” B.“循天下之公”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6.明末律文将“短雇月日,受值不多”的短工,在审案时以“凡人”论,不以“雇工人”论。清期屡次修改“雇工人”的法律条文,规定:“如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