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Arabic 1
浙江省义乌市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入怀,万物复苏,自然界一派生气péng 勃的景象;夏雨如注,热烈粗guǎng ,毫无保留地尽情浇灌着万物生长;秋阳似火,枝头沉甸甸的果实是农民劳作一年的xūn 章;冬雪飘落,溪水枯涸 ,孩童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憧憬着一个春天的童话。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下列选项中的词语,在语段中的词性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春风 复苏 尽情 果实 B.浇灌 飘落 依偎 憧憬
C.江河 景象 热烈 劳作 D.万物 一年 一个 生长
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下面是一张以“秋景”为主题的古诗文任务单,请你补充完整。
积累
景物
名句
出处
风
秋风萧瑟, 。
曹操《观沧海》
,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月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花
杨花落尽子规啼,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纠错
有一处名句与主题“秋景”不匹配,这一处是 (填序号)
总结
整理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学”与“思”始终同行,正如《论语》中所说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和《孟子》《礼记》《中庸》合称“四书”。
5.学校邀请民俗大师赵先生和上初一的儿子小文参与“温情一家亲”的活动。赵先生出差在外,儿子替父亲写了张回条,有一处敬谦辞有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
回执
承蒙厚爱,不胜感激。因家父事务缠身,无缘此次活动,不能赐教,深表遗憾,还望见谅。
赵××之子小文敬呈
×年×月×日
A.厚爱 B.家父 C.赐教 D.见谅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
三军可夺帅
东临碣石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阅读(31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7.本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
8.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pdf
-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docx
-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pdf
- 上海市闵行区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x
- 上海市闵行区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pdf
- 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docx
- 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pdf
- 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x
- 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pdf
-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学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练习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