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老子四章》《五石之瓠》群文联读(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VIP

第6课++《老子四章》《五石之瓠》群文联读(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6《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教学设计 核心目标 核心目标 1 1.概括老子思想中矛盾对立的关系,分析思辨价值和现实启示。 2.分析庄子“有无之用”的论说,谈谈其思辨价值与现实意义。 3.分析老子和庄子说理的异同。 4.分析儒道两家主张与论说的不同。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本课课时安排 3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 第5-7课时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道家思想具有辩证的思维魅力,往往能够给在迷茫中的人以点拨,给人以精神的慰藉。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体现的是对一个时代的思考,是一个时代的智慧结晶。 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一 预习检查 任务活动二 走近老子,关注思辨(完成目标1) 任务活动三 自读庄子,感悟思辨(完成目标2) 任务活动四 对比概括,儒道异同(完成目标3、4) 任务活动一 预习检查 *初读感知 1.明确字音。 《老子四章》 毂(gǔ) 埏埴(shān zhí) 户牖(yǒu) 矜(jīn) 赘(zhuì) 强行者(qiǎng) 泮(pàn) 累土(léi) 几成而败之(jī) 《五石之瓠》 五石(shí) 瓠(hù) 瓠落(huò) 呺然(xiāo) 掊之(pǒu) 不龟手(jūn) 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鬻(yù) 越有难(nàn) 2.制作文言知识梳理卡片 文言词语 义项 本单元例句 学过的例句 *解释重点词语 (一)《老子四章》 (1)埏埴(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参考 和泥(制作陶器) 门窗 (2)企(    )者不立,跨(    )者不行,自见(   )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   )者无功,自矜(    )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    )行(    ),物或恶(    )之,故有道者不处。 参考 踮起脚 跨大步 显露 彰显 夸耀 夸耀 多余的,无用的 同“形”,形体 厌恶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    )者有志。 参考 勤勉而行 (4)其安(    )易持(    ),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参考 安然 持守 同“判”,分离 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同“蔂”,土筐 (二)《五石之瓠》 (1)魏王贻(   )我大瓠(   )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   )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   )之。 参考 赠送 葫芦 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击破 (2)宋人有善为不龟(    )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    )絖 (    )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    )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参考 同“皲”,皮肤冻裂 漂洗 同“纩”,丝绵絮 卖 战争,文中指越人发兵侵吴 带兵打仗 (3)重点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全句。 能不龟手一(   )也,或(   )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   )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   )也夫! 参考 相同,一样 有人 大的盛酒器 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同样是能够使手不冻裂的药物,有人凭借它得到封地,有人拥有它却摆脱不了漂洗丝绵絮的苦差,就因为对药方的使用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积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漂浮在江湖之上,却担心它太大没有容得下它的东西呢?可见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概括内容,绘制导图 请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填出下面思维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参考 ①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②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不失其所 ③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慎终如始 参考 ①讽庄子学说大而无用 ②讽惠子固陋 ③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任务活动二 走近老子,关注思辨 【情境设计】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不要过多千涉百姓生活。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老子的论说,语言精练,逻辑严密,思辨性强,表达了老子对社会动荡和安定的辨证思考。 1.总结概括每一章节的处世哲学,分析论说特点,并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