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II
浅谈幻想与现实冲突之下的人生悲剧
——以《包法利夫人》为例
摘要:女性悲剧是父权制话语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为女性被压抑的欲望提供一个疏导的出口,而是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存在。在女性悲剧的背后隐藏的是话语对人的建构,通过制造出一个他者的存在掩盖实在界的空缺,使话语结构下的主体甘愿接受话语的重构,成为他者的木偶。本文主要通过对福楼拜的作品《包法利夫人》一书的分析,对其体现的幻想与现实间的冲突进行分析,揭示主人公爱玛的幻想与其幻想破灭的过程,从而揭示其人生悲剧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与抗争。
关键词:幻想与现实;冲突;人生悲剧;《包法利夫人》
目 录
TOC \o 1-3 \h \z \u 前言 1
一、《包法利夫人》相关简介 1
(一)作者福楼拜简介 1
(二)《包法利夫人》内容简介 2
二、《包法利夫人》中幻想与现实冲突之下的悲剧 2
(一)少女时期不切实际的幻想 2
(二)对平淡的婚姻生活的厌倦 3
(三)盲目的爱情追求 3
(四)幻想在现实中的破灭 5
三、《包法利夫人》的悲剧意义 6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 6
(二)女性对两性平等、和谐的渴求 6
(三)理想的实现方式的现实主义色彩 7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PAGE 10
前言
《包法利夫人》是“女性悲剧”话语中的经典之作,笔者将借助这部作品以拉康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包法利先生和包法利夫人,寻找包法利夫人悲剧的真正原因。目前,人们对“爱玛如何落得如此悲惨的境地”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宗教的毒害,如杨秀红的《宗教流毒的挽歌,爱情传奇的梦幻——包法利夫人悲剧探析》;二是归因于浪漫主义小说对其爱情观的扭曲,中山大学柯倩婷的硕士论文《一个浪漫爱读者的悲剧》解读了爱玛在小说阅读中形成的期待和气质特点使她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种种矛盾,陷入困境;三是资本主义社会对爱玛人生观的影响,在孟丽莉《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悲剧解读》中指出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腐化堕落的本性对爱玛的堕落和毁灭负责。这些都是爱玛悲剧原因,但是我认为这些只是一些表层的原因,并没有解释女性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包法利先生和包法利夫人这两个人物形象特别具有典型性,他们所代表的是父权制下的一种特定的结构群体,并因此具有了一种特定的结构关系。所以,对他们的重新解读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父权制和父权制下的主体真相。以往人们在阅读《包法利夫人》时重点关注的是包法利夫人,对包法利先生只是简单的认为是爱玛悲剧的刽子手,却忽视了包法利先生本身存在的意义研究,形成了人们对男性的误解和偏见。
一、《包法利夫人》相关简介
(一)作者福楼拜简介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Flaubert,1821年12月17日-1880年5月8日),是十九世纪法国继司汤达、巴尔扎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型中,福楼拜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居伊·德·莫泊桑就曾拜他为师。著名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三故事》和《布瓦尔和佩库歇》等。他十分注重艺术和语言的完美。并且,他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和“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等。
(二)《包法利夫人》内容简介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这里写的是一个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很常见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笔触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区域。爱玛的死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情感堕落的过程,作者努力地找寻着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包法利夫人》中幻想与现实冲突之下的悲剧
(一)少女时期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荣维尔镇,爱玛结识了年轻实习生莱昂。他浪漫而富有诗意,正好和向往风雅的爱玛情趣相投,自然而然地,这个俊美的金发青年爱上了爱玛。两个人在音乐方面的爱好使他们一见如故,初次见面两人无所不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们翻箱倒柜,什么都谈,一直谈到吃晚餐。”她为他心跳、不安,潜意识里她感受到爱情的来临,她不禁有了笑意,于是“灵魂充满了新的喜悦,她沉沉地人睡了。”但是莱昂比她年轻,是一个胆小怕事、腼腆害羞的小伙子,他虽然爱慕爱玛,可是道德的束缚和天性的纯真使他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一面心中苦恼,一面默默地关注她。爱玛也欣赏莱昂不俗的外表和优雅的风度,可是,追求浪漫爱情理想的她并不急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