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话》中抗战文学美学特征的历史演变
《茶话》于1946年6月5日出版,1949年4月15日结束。由上海华联出版社出版,每月出版35个版本。陆守伦发行, 前5期由顾冷观、吕白华编辑, 第6、第7期由顾冷观、吕白华、申小迦三人编辑, 其后便是顾冷观与申小迦两人编辑。《茶话》是当时一本影响较大的通俗性综合文学期刊, 创刊时经销处达80个, 遍及国内各大城市, 并远销菲律宾与香港。《茶话》 (1946年-1949年) 较为完整地记录了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上海市民的心态变迁, 为研究抗战文学的审美历史演变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视点。
一 《茶话》:普通市民大众阶层
《茶话》并无创刊词, 只在第11期《风雨集》栏目前有一则小序, 对“茶话”之意略有说明:“我们是在风雨飘摇之秋, 现代无论是国家、社会、家庭、个人方面都感到十二分的隍阢不安。诗曰:‘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但照‘茶话’的意义, 不过‘忙中偷闲, 苦中作乐’而已。”
此则小序写于1947年4月, 正当国内酣战之际, 政局飘摇, 前途未卜, 对于处于艰难生存困境中的普通上海市民, 《茶话》实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份精神慰藉:茶本是苦的, 现实也是苦的, 生活是忙碌艰辛的, 政局是阴晦不明的, 但人们也应当好自待之, 所谓“忙中偷闲, 苦中作乐”而已。由此观之, 《茶话》的定位是普通市民大众阶层, 它是一本营业性质的通俗大众文学期刊, 而非有政治诉求之党派刊物, 这为我们客观地研究抗战文学的美学变迁提供了难得的典型个案。
综观《茶话》35本期刊, 与抗战有关的文学作品共35篇, 其中短篇小说29篇, 长篇小说两部 (其中一部仅刊载1/3) , 电影故事1篇, 纪实故事3篇, 为论述方便起见, 现将有关作品列表 (见表1) 。
从表1中, 我们可以看出, 短篇小说是《茶话》中抗战文学的主要样式, 而且短篇小说形式灵巧, 受时代风潮的制约更为敏感, 其作者群中有相当部分为普通民众, 故能更客观地反映时代风潮对大众审美意识变迁的影响。本文将以短篇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来探讨抗战文学的美学变迁。
二 研究或叙事本从哪里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将文章风格分为八种: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其中对壮丽和新奇的界定分别是:“壮丽者, 高论宏裁, 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 摈古竞今, 危侧趣诡者也。”也就是说, 风格壮丽, 则议论高超, 论断宏大, 文采鲜明而突出;风格新奇, 则舍古趋新, 旨趣险僻而怪异。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并对比《茶话》中的抗战短篇小说, 则前期和后期的短篇小说风格可作如是观:《茶话》前7期的短篇小说整体风格壮丽, 旨意高远, 叙述慷慨激越, 有一种恢弘悲壮之美;而第19期之后的短篇小说整体风格新奇, 呈现一种奇趣诙谐的审美特征。处于二者之间的短篇小说则属过渡阶段, 呈现一种较为中性的平实而客观的审美风格。
《古城风雨》、《桂北反攻时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情蠹》、《绯》为前期壮丽风格的代表。《古城风雨》发表于《茶话》第1期, 讲述日军攻占金山城后进行的野蛮大屠杀。小说以幸免于难的热酒店老板王铁民的视角, 揭示了日军的凶残。金山城年青的男子被当成壮丁集中后活活烧死, 而拒不投降的冯镇长则被枭首示众, 头颅被高高地挂在城的上端。主人公的妻子身中四弹后饮恨长辞, 而儿子则倒在离妻子三四丈远的血泊中。王铁民则在悲愤中只身逃离了这个人间魔窟。《桂北反攻时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发表在《茶话》第3期上, 热情讴歌了抗战军民伟大的牺牲精神。投靠日军的廖秉钧为了巩固自己伪柳州县长的地位, 将女儿廖仪征许配给井上大尉, 女儿则在婚前逃到抗日据点三都乡, 敌人在久攻不下三都乡后, 用计抢走三都乡负责人刘栋平一家七口, 廖仪征只身去换回刘栋平一家七口时被召回, 识破日军阴谋的刘栋平宁愿忍痛牺牲自己一家人的生命, 不愿再牺牲一个可敬可佩的中华好儿女。《情蠹》的故事情节与《基督山伯爵》有部分相似, 担任伪爱乡团团长的萨丕觊觎朋友张之谦的未婚妻娟娟, 设计杀害张之谦, 并陷害娟娟的父亲, 然后威逼骗取娟娟。抗战胜利后, 萨丕继续把持绿舟镇政权。在知情人告知真相后, 手无缚鸡之力的娟娟在萨丕熟睡后用镰刀将其斫死, 然后慷慨就逮。在公开审判庭上, 娟娟告知真相并拿出相关证据后, 被当庭交保释放, 城里士绅争相替她作保, 并视她为忠勇杀仇的烈女。法官后来查实相关证据后, 当庭释放娟娟。在这个故事中, 国仇家恨大于人命, 杀一名卑鄙的汉奸大快人心。整部小说呈现一种激昂壮丽的美学风格。《绯》发表在《茶话》第7期上, 讲述了一名知识女性为抗战而不幸牺牲的悲壮故事。刚刚参加抗战工作时, 她穿着绯色的衣服, 带着绯色的行李, 手套和鞋子也是绯色的, 鬓发边还插着一朵绯色的花。在实际抗战工作中, 这种服饰和举
文档评论(0)